小别离 一场中国式的集体焦虑

时间:12-28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剧中朵朵对于写小说一事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但是因为要应付月考、中考、模拟考,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如果你是朵朵的家长,你会怎么选择呢?

  身为现在的我们,会勇敢的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想法吗?喜欢作者的一句话:“追求长处,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正文如下:

  20年前,他中专毕业,工作在最底层,不为大众熟悉。

  前两天在晚饭的空档看了几集最近被火爆刷屏的《小别离》,倒也难怪那么多爸妈在朋友圈安利该剧,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在三个家庭的爸妈状态中看到自己,然后在自嘲与苦笑中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万一我以后也变成这样的爸妈怎么办?

  我有能力不向应试教育妥协给孩子自由的成长吗?

  到底是社会把家长逼疯了还是家长把孩子逼疯了?

  我真的不想我的孩子恨我......

  

  

  

  

  其实对于这部剧被刷屏的原因,在短短几集的剧情中,我就有了答案。

  焦虑。

  眼下的中国社会,集体沉浸在一种对人生的深深焦虑之中。教育、就业、婚姻、生存所带来的各种焦虑几乎把当代中国的每个家庭都席卷的体无完肤。

  而孩子,作为每个三口之家的核心,对于教育的焦虑,几乎成为一种病意的常态。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当你是有钱如张亮忠的“上流家庭”,依然会被只要捐座图书馆就能让儿子免考留学的谎言所蒙(懵)蔽(逼)。

  当你是医生加金领的“中产家庭”组合时,一边为了下一代的出人头地把孩子逼上绝路,一边又不得不为了开源节流使出中国式的亲戚套路,让留学的孩子能寄宿在美国姑姑家。

  即便你是个一年拿出二十万都紧巴巴的“工薪家庭”,也总会因为自己的不甘心,想出过继抚养权以求得绿卡这样的奇葩狠招。

  没错,管你是穷人富人能人凡人,就是这么无一幸免。

  

  在这样的焦虑驱使下,似乎每个家长都在拼命寻找出路,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在妥协和不甘心中挣扎着。

  《小别离》中家长的期待,同学间的攀比,升学的压力,现实的碾压。让每一个家长都在这里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那些焦虑、艰难的时刻。也让每一个曾经体验过中国式教育的同学感慨了一番自己的学生生涯。所以这部剧被刷屏,的确不是意外。

  

  《小别离》的动人之处,在于它浓缩了万千中国家庭的焦虑,而软肋之处,也在于这种焦虑的表达,过于密集和套路。

  在短短的45集剧情中,挤满了孩子的升学危机,男人的中年危机、女人的职场危机、家庭的情感危机、上一代与下一代的沟通危机、外来价值观与传统理念的冲突危机。

  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定是学渣,工薪家庭的孩子一定是学霸这种套路,大概只在十几年前还普遍存在。

  现实的情况却是,家庭条件、素质、格局更好的孩子,真的已经赢在了起跑线,而奋力拼搏的寒门贵子们,不过是所有人对于打破阶级壁垒的微薄寄望。

  “教育”这个很深入也很犀利的切入点,因为故事在夫妻剧,职场剧,家庭剧各种套路中来回切换,而被模糊了。

  如果能够深刻去剖析应试教育的弊病、教育资源的不均、对于成功人生形而上的追求,《小别离》应该能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题材作品。

  剧中三个家庭在教育上所呈现的相同烦恼与不同处境,实际上就是在很直接的告诉观众,阶级区分,就是这么结结实实的存在。

  这实在是一种无力又迫切的控诉,大多数人一边痛斥着社会的不公,一边还是要回到游戏规则里完成自己那份。像是一场洪流,你却只能随波逐流。

  难道我们给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告诉他:学习,只是改变你未来生活阶层的唯一出路。那才真的是可悲

  

  所谓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使人终身受用并源源不断的得到新的知识,那这个能力就等于残废。

  在很多家长眼里,知识,是会做函数微积分,会算引力向心力,如果孩子学会弹一段吉他,学会修理自己的自行车,学会分辨不同蝴蝶的种类,那只能叫“兴趣爱好”。

  剧中朵朵对于写小说一事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但是因为要应付月考、中考、模拟考,她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我们对于分数的执着追求可能已经扼杀了无数孩子真正擅长的事情,甚至是他未来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孩子在不停的发问:难道爱好和成绩真的不能两全?难道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能成功?

  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未免太肤浅。

  《小别离》的结局尚未播出,不过大致的走向已可以预见,出于亲情和一点点运气的成分,三个家庭都找到了各自最好的定位。

  而同样的,他们依然没能逃脱阶级的固化和领会教育的真正意义。

  什么时候,中国的万千家长不用再为了留学镀金挤破脑袋;孩子可以钻研一项他热爱的知识并以此谋生;金钱权力名望不再成为我们追逐的成功三件套。

  我们的教育,就真正向“造就健全精彩的人生”迈出了第一步。

  也许我对教育的理解也还是肤浅的停留在“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长处,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至少这样的肤浅让人生更有勇气和希望。

  

  (文中图片来源于电视剧《小别离》)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