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小升初 实现教育均衡的新起点

时间:01-09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避免择校热的反复:

  均衡是保证不再出现择校热的坚实基础

  最新或2022(历届)年北京各区先后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就近入学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学生的升学去向。相对于前些年的大量学生跨区大范围择校所衍生的择校热潮,由于北京这些年采取的各项措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小升初相对更为稳定,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也必须看到,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依然缺乏持久的稳定性。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由于这一相对稳定的得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行政部门的行政措施,在比较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家长的择校意愿;同时,现行小升初尚未形成各方认可度较高的程序和机制,相关当事方都带有较大的试探性;另一方面,在不同学校之间充分的均衡尚未完全实现之前,家长择校的动机依然强劲,随时都可冲破阻止择校的堤防,钻出一个空,或撕开一条缝。

  在北京生活的人都清楚,电脑派位的方式过去也曾经用过,一开始家长对派位结果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最终电脑派位成为人们弃之不及的“鸡肋”,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电脑派位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的条件是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差距越小,派位的认可程度越高;差距越大,派位的认可程度越小。当不认可派位的现象出现时,部分有足够能量的家长不惜破釜沉舟,与整个升学系统性的安排决裂,甚至把孩子送到外地或外国就学。表面上看,他没有给这种就学体系的当事人找麻烦,而这种不认可打破了相应政策措施的包容性,由此造成的包容性困境是各方都看得见而不能不加以解决的。即便在当下,也不能保证所有家长都认可电脑派位结果,这样的个案往往成为撬起一个区域小升初政策缝隙的杠杆。

  正因如此,各相关当事方对当下择校稳定的相对性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需要看到在小升初缓解家长、学校、政府各方面的意愿还存在相当大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随时可能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若要使当下的相对稳定向持久稳定转变,避免择校热的反复,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现行小升初政策和措施,使它具有更加广泛充分的包容性。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回到均衡上来,因为均衡才是保证不再出现大范围择校热的根本性的坚实基础。所以,必须清醒意识到,当下的相对稳定不是终点,而只是创造了一个机会和条件,它是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的新起点。

  ●适度的选择:

  将过去纵向的质量差距选择,转向横向的不同个性的学生与不同特色学校之间的选择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北京当下的教育均衡状况有不同的判定,有的人或认为已经均衡了,并拿出相关机构的督查结论作为依据;有的人认为离均衡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事实上不必争论,生活在北京的家长虽然也存在跟风的现象,但他们心中还是比较清晰的,他们的判定是政府决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进一步实现均衡不可或缺的参考。

  具体而言,北京依然需要下大功夫解决的仍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均衡和不同区县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问题。义务教育作为公共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和排他性,它的分配是否均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在相应的区域内均衡设置来实现,需要找到符合居民意愿又不违背教育内在规律的路径和措施,不能仅仅吃止疼片,还需要保全教育的健康与活力。

  为了缓解择校压力,一些区对存在校际差距的学校采取了集团化办学的方式解决问题。应该说这一招在一定程度上模糊或者说是放大了家长的择校目标,对短期内缓解择校是有作用的。不可忽视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实施集团化所得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一些学校在集团化过程中由于学校规模过大,超出了有效管理半径,行政层级增加,增加了管理成本,责任链不弥合,出现了集团内部新的中心和边缘化现象,产生了集团内部的不均衡问题,甚至出现新的低效或品质降低问题。从世界各国学校发展的情况看,学校的适度规模是做精做细的必要前提,所以在均衡的过程中,对任何一种措施的适用范围都需要明确,充分用其利,避其害。从长远看,还是要发展适度规模的自主性强的多样化特色学校。

  为了缓解跨区之间的择校,城六区尤其是西城区采取了设置比其他各区更高的就读门槛的措施,短期看是不得已之举。从全局和长远看,需要加快在全市范围内落实均衡的措施,采取更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生源和师资两个关键性要素上的配置上一碗水端平,利用新城区的空间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更有特色的义务教育学校,更大程度开放新思想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新城区学校的实验,将新城区的义务教育搞活来增强其吸引力,而非总是以单一标准或考试分数看教育质量,新城区要以自身的活力吸引生源。

  控制选择性是此前缓解择校潮的主要手段。从长远发展看,适度的选择是必需的,它本身就是促进教育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重要机制。控制选择不是长久之计,需要看准时机适度开放选择。只是需要将过去长期存在的纵向的质量差距选择,转向横向的不同个性的学生与不同特色学校之间的选择,要实现这样的选择转换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需要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下大力气加速教育评价和管理体制改革,从而为多样化和有特色的学校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以学校的百花争艳吸引学生和家长各有所爱,适度利用学生的选择性催生各有特色的学校发展,给学生创造到自己理想学校就读的机会,若能找到合适的路径,这样的理想实现并不遥远。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