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湾妈妈的教养观 小学四年级前做一个严苛的母亲

时间:01-15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按:本文作者梁旅珠是台湾很受追捧的一位妈妈,她的女儿被世界7所名校争相录取,一度被台湾媒体热议。梁旅珠在其著作《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一书中,完整披露她的教养观。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女儿出生起,除了爱与安全感,在孩子小学低年级阶段,她投入的时间最多,要求也最为严苛。教育从无定法,每一种教养方式都有其理念所在,找到家长和孩子彼此适用的就好。

  刚入小学,是建立学习观念的黄金期

  孩子刚入学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建立读书习惯和观念的黄金期。那两年不论是写功课,还是考试,我都带着他们一起走过所有的细节,一起检讨,一起研究改进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继续追求更好的表现。

  借由这样的过程,我让孩子明白,在妈妈心目中,怎样才叫全力以赴,习惯以后,就会成为他们自我要求的标准。

  我曾听到一些事业有成,但学历不尽理想,或小时候不大认真念书的人说:“念书有什么用?成绩一点也不重要,看我不是好好的。”我不赞成这种说法。

  入社会以后是完全不同性质的竞赛,有更复杂的游戏规则;人生的成就本来就还需要靠机遇与离开学校后的持续努力,成绩、学历的确与未来的成就表现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我认为,就培养正向人生态度的目标来看,父母亲还是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追求成绩表现。

  一个人的一生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要念书,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绩是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学习成果检验报告,可以是大多数成就感的来源,我们当然要尽力避免它成为挫折的渊薮。

  孩子上初中以后,我常常跟他们分享一种观念:人的一辈子,念书是少数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事,不需要靠别人,运气的成分也很低。

  人生大多数的事,包括人际关系、职场、婚姻等等,我们都会受限于环境条件,更受制于许多其他的人,这些因素都是我们无法操控的。因此,在念书的过程中,你完全可以验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得到成就感,为什么不把握机会好好努力呢!

  当然,追求成绩表现绝不是一味地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

  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我鼓励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现”。

  “跟自己竞赛”的观念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数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点,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应有的表现就是最棒的。

  我教导孩子的观念是:不能把不喜欢念书当作借口,但努力过后发现不善于读书,是可以接受,也必须坦然面对的。

  希望这能延续为他们未来的做事态度,因为没有一个成年人可以永远只选自己爱做的事情做。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