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孩子控诉家长背后是尊重诉求

时间:01-13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近几天,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路某小区6个单元大门上,均贴出了“致家长们的一封信”。公开信上说,“我们每天在父母的打骂声中度过,父母只在乎我们的成绩,不在乎我们个人……信中甚至出现了“我们恨家长……蓝色天空再见,世界的一草一木再见”之类过激话。这封信一贴出来,犹如平地起惊雷,小区上千住户一下沸腾了,震惊、担心、自责、恐慌……“狼爸虎妈”们纷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少家长还连夜与孩子谈心交流。(5月23日《重庆商报》)

  “父母只在乎我们的成绩,不在乎我们个人……”,无法想象,孩子们稚嫩的手会写下如此渴望被尊重的需求,向成人宣告着他们内心的需要。只是,有多少家长能够读懂呢?

  作家龙应台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她儿子菲利普给她上“课”的故事。

  有一天,龙应台和一群朋友聊天,朋友刚离开,儿子菲利普对她说,“妈,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你的华人朋友的特征?”龙应台说没有。他说,“就是,当他们要问我什么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是看着你的,而且,就站在我面前,却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我。”

  小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龙应台说,此后,即使站在朋友身边的孩子只有酱油瓶子那么高,她都会弯下腰去和他说话。

  弯下腰和孩子说话其实传递出的同样是平等和尊重意识。只是,相对而言,降低自己的身段容易,在心灵上和孩子们感同身受,把孩子当做孩子看,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却难。而这起恰恰是孩子们公开信中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

  当下,亲子关系之所以成为困扰不少家长的一大难题。原因似乎是家长期待和孩子期望的错位,是家长成功观和孩子成长规律的背离,是父母和孩子身份不对等造成的沟通不畅。根子实为家长们高高在上,不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对孩子渴求独立的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尊重。此次孩子们以公开信的形式“控诉”家长,与其说是对家长教育方式不满的抗议,不如说是要求获得尊重的内心展示。

  家长尊重孩子就需要去了解孩子,感受孩子,就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就得克制包办代替的冲动,以及亲情之爱的泛滥。

  应该指出,但凡做父母的,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但在通往幸福的方法和路径上,不同的父母往往认识不同,这体现了教育观和幸福观的差异。不过,有一点是相通的: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都无法包办代替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英国心理学家克莱尔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很多时候,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尝试做事情,恰是对孩子成长权利最大的尊重。

  今天,面对孩子们公开的“控诉”和内心独白,为人父母者应该感到庆幸,庆幸孩子体内的“自我”还比较强大,内在的世界还比较完整。而能否回答孩子们提出的课题,父母不仅要反思教育方式,更要首先把孩子放在“人”的位置上。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