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很多小学生下午早早就放学,可家长大都要到五六点才能下班,两个小时左右的“监管真空”,孩子们去哪儿成了许多父母的心病。近年来,“四点半课堂”在深圳、上海、沈阳多地的社区纷纷出现。不用出社区,就有人义务帮忙看管孩子、辅导作业,还能学习国学、剪纸,泥塑等,这让备受“接娃难”的双职工家长看到了希望。然而,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社区四点半课堂了解到,公益的“四点半课堂”面临着资金、场地受限,志愿者流动性大,孩子安全责任谁来承担等问题。
社区主办义工服务
“孩子们马上要放学了。”5月16日15点半,在大东区上园街道浅草社区的一间115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室里,场地中央摆着5排桌椅,北面立着摆着书籍、小手工、跳绳、口袋的书柜,南侧柜子摆着社会团体捐赠的玩具和健康教育书籍,窗台上摆着孩子们栽种的吊兰。71岁的“四点半课堂”创始人尹凤娟正在扫地、擦桌椅,再过一个多小时,40多个孩子就会涌到这里,“四点半课堂”要开课了。
“四点半课堂”是指不少城市的社区提供给那些放学过早、家长由于工作在那段时间无法照顾孩子的免费课外写作业或阅读的安全场所。
最新或2022(历届)年2月,民进沈阳市委对沈阳市5所小学300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研。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小学生由父母接送占43.8%,高年级学生占21.7%。很大一部分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在工作时间脱离岗位去接孩子放学。15%的中低年级小学生在校外托管班接受看护。在高年级学生中,56.3%的学生自己回家,其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子女和生活条件较困难家庭的孩子,回家后无人照料的学生占比很高。
社会上的商业托管班大部分不正规,收费也高,设在居民楼内,存在安全、卫生等隐患。而社区创办的免费“四点半课堂”让父母能够省钱、安心和放心,广受欢迎。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四点半课堂”十分火爆,学生报名都困难,社区不得不设立困难家庭等门槛。
沈阳市教育局青教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沈阳市和平区、大东区、皇姑区、沈河区都已经试点了“四点半课堂”。这些试点主要以社区主办,义工服务模式为主。
资金、安全保障等都是难题
与火爆的需求相对应的是,大部分“四点半课堂”面临着场地、资金受限,志愿者流动性大,孩子安全责任谁来承担等问题。
冯玉兰是沈阳市一所市重点小学退休的老教师。在铁西区启工街附近的一处居民楼附近,她指着一家水暖管材超市告诉记者,这里曾是她创办的“四点半课堂”,坚持不到一年就关门了。
开办之初,冯玉兰发现经费成了首要难事。小学生的校外托管班每学年费用从2400元到6400元不等,一个20人的托管班,一学年收入大约8万元左右,支出包括场地租金、水电费、饮用水、图书、活动用具以及辅导老师的报酬。而社区“四点半课堂”是公益性的,没有收入,大部分靠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捐赠。名气大的,得到的捐赠多,相反,得到的也少。冯玉兰说,刚开始买的二手餐桌,椅子是家长带来的塑料矮凳,更别说书籍和体育用品了。
寻找场地是一波三折。冯玉兰告诉记者,孩子学习要求安静、安全的场所,由于“四点半课堂”的公益性,不向家长收取费用。因此,也没有租金,只好向社区求助。社区便借用过社区居民活动室给她。白天,居民们打牌、唱歌、运动,周一到周五4点半之后,周六周日上午,孩子来上课,有时也会出现占用时间过长,造成居民活动与孩子上课冲突的问题,后来不得不换地方,利用了一个未租出去的门市网点。
志愿者流动性大,师资力量匮乏,也让“四点半课堂”创办者十分头疼。四点半课堂最缺的就是老师,志愿者主要是社工和大学生。“今天志愿者老师有事,要晚一点才到”、“明天的志愿者老师更换了,我们把补习英语变成语文”。欢悦“四点半课堂”开办1年半时间,位于沈阳师范大学附近。刚开始,来做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能有20多个,现在就剩下3个了。“毕竟志愿者是义务劳动,都还是在校学生,面临毕业,总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不能苛求人家。”工作人员曹丽丽说。这也让很多抱有“义务辅导功课”目的前来的家长失望离去。
曹丽丽坦言,社区也不太乐意接受此类项目,主要是担心,万一孩子出了事,责任谁来承担。她说:“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孩子要是在四点半课堂上打闹受伤,怎么办?因为是公益项目,不像商业托管班,总不能让义务奉献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承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