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 多元课程体系支持学生全人发展

时间:01-13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4月12日,由青岛高新区管委,青岛市教育局,中国教育网联合主办,青岛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青岛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博格思加州学校承办的“最新或2022(历届)年基础教育国际化中美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教育部部长Tom Torlakson,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尚立群,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以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知名中学负责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论坛围绕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发展情况、青岛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加州教育国际化与中国的交流情况、以及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的融合与发展进行了广泛讨论。

会上,山东青岛二中校长孙先亮做了主题为“国际课程和国内课程融合与发展”的报告。他表示,对于教育而言,没有哪一国的教育,只有世界的教育,没有今天的教育,更多的应该要有面向未来的教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实际上我们今天看教育,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青岛、山东省乃至中国来看,可能我们的很多做法已经真的不入流了,因为这个世界的全球化、国际化已经让我们很多人的思考,我们很多人来做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大的视野,有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常常来说,作为未来学家,很多时候他会给我们一个对未来的描述,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今天要重视未来,但是我想首先必须把我们当下的教育做的真的是为学生未来做铺垫的教育。

  所以我在想,为了明天、更为今天,这是我提出这样一个核心的思考。我们往往是只看明天,而恰恰我们不顾今天,但是没有今天的明天会走得过去吗?走得好吗?其实是很难的,我们努力用今天的教育,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一个积极的准备。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话题,我们未来的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这些人才?我在思考我们的国际化教育的时候,我想有四个方面的素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一个是国际交往能力,一个是国际文化的理解能力,还有国际文明素养和国际思维品质。当然这些就算是各抒己见吧,因为我上午看马先生也谈了他对中美教育差异的理解,几个特点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关于创新能力,关于学生的独立的意识,加上合作的品质,其实都是我们今天教育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只不过我更具体的来探讨我们做基础教育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瞄准什么样的方向。

  一个是国际交往能力,我想这是学生国际化素养最基本的能力,我们首先要看到他语言方面的基本的素养,英国著名教育家说过一种语言就是思维方式,一种思维的品质,这毫无疑问,我们中国、英国、美国的文化差异,这种思维的差异,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有不同,语言的畅通实际上是我们交流的基础,没有这一点恐怕什么都做不了,我们思想的交流、深度的合作都是难以谈到的,在这个全球化和开放性的时代,我想世界已经变得无所不通,可以说就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地方进行交互,进行一种共通有无。

  所以对于未来的合作而言,我想掌握一门乃至几门外语恐怕是一个很重要、很现实的问题,只有这样我想我们学生在这个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也会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一个国家的一种非常具体的交流的方式,使我们的交往才能变得确实是符合我们的目标,达到我们的设想。这几年我想二中学生也做了很多,比如中美辩论赛,德语、法语、日语等开设都是为大家做准备。

  第二就是国际文化的理解能力,为什么今天世界冲突这么多?民族、宗教的,其实说到底就是我们对文化的东西缺少一种认知和接收的能力,尤其是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所以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要融入这个世界,我想文化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我就在想要能够真正理解、尊重,不一定完全接受,文化有没有价值观的东西?确实有,但是我相信哪各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价值追求、价值定位,这些我想我们只能说依据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民族存在的价值需求去做出这样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而判断和选择其实也是对文化的一种理解的一种能力。

  比如我们参与的活动,这就是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搞的世界文化月的活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在这样一个校园当中获得一种认识,一种理解、一种体验,我想这就是一种在能够对别人的文化的一种尊重。

  第三,是国际文明素养,我想大家很清楚,今天世界的交往对于个体而言文明素养是一个人文明的标志,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个体发展的持续的素质,对我们未来的国际文明素质而言,我想要坚守自己民主的东西,同时也要更多的去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的要求,要在相互尊重中求同存异,实现共赢。

  第四是国际思维品质。我想一个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视野、角度不同,不能说我们国家怎么样,我们地区怎么样,我们要看整个世界怎么样,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已经要在世界去寻求支持,寻求解决问题的资源,这时候我们考虑问题视野必须打开。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们今天中国教育必须去真正面对的东西,不然,所谓国际化我觉得就是一个空话,就像今天上午我们宗先生、马先生讲的,谈的都是共同的问题,批判、创新、求异在我们高考体制下很难学到,但是恰恰是世界上学生面对未来共通的一种素质,有了这个东西,我相信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的贡献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方面做的一些实践活动,实验室、学生的课题研究都是大量的。

  我想这四个方面是基本的,我们不可能准确去把握未来人需要什么,但是我们知道有了这些东西,我们起码可以集聚我们的目标、课程来对我们做出自己的作用,拥有的作用。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