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低龄留学调查去年超700人出国读中学

时间:02-07编辑:佚名 小学教育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过度包装之困

  “美国高中申请,一年比一年激烈。”高志龙告诉记者,随着青岛国际学校的增多,家长对中学留学认知越来越深刻,发动孩子着手准备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学生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更是水涨船高。”

  在一次与私立寄宿学校韦伯中学的招生官交流时,对方向高志龙坦言,中国学生以每年400%的速度增长,如何从几百份标准化成绩都很高的学生中选出合适的学生,令学校很伤脑筋。“很多美国学校认为中介机构对学生的包装太过了,有不少学生通过包装和培训,顺利被录取,但后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好。”高志龙介绍,“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都较弱。”

  一位不愿具名的独立留学教育顾问介绍,为了提高申请成功率,有的中介会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地科学考察、进行社区服务,“还见过临时让学古筝、钢琴的”。为了应对中国连年攀高的申请人数和过度的学生包装,不少中学开始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预面试”,以确保可以招到适合的学生。

  这一点陈航深有体会。今年回国后,他发现一个怪现象,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培训机构,他看到不少美国高中的中国学生在利用暑假预习下学期的微积分、化学等课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青岛大学ACT中心王主任也发现了类似问题,每年他都要帮几个出国读高中的学生辅导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就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陈航觉得有些无奈,“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文化、教育体制以及美国社会的成功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行辅导,但这些内容常常被家长和中介忽视。”

  中国学生的快速增长和后续问题的出现,使国外中学对待中国市场的心理变得复杂起来。金融危机后,出于财务考虑而大规模招收中国学生的寄宿学校也开始反思可能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为见证中国学生大幅增加的柴郡学院(CheshireAcademy),近年来一直在控制中国学生的人数,“2010 年就读的中国学生有129人,今年降到89个,明年会进一步下降到80。”在张溪看来,这是一个机会。“很多中国学生人满为患的学校,开始回归常态,学校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而对于像孙艳秋一样的小留学生家庭而言,留学的道路才刚刚步入正轨。两年来,儿子思想的独立、心智的成熟,以及体质的增强,都令她暗自欢心;但儿子14岁独自远行,也让她孤独、揪心,“我们常常为错过了他的青春期成长而遗憾,但希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