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如何高效过司法考试?

时间:11-14编辑:佚名 事业单位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下面开始说正事!

分数414分,不高不低还算凑合,毕竟是抱着360过了就好的心态查的分数所以还是挺满意啦(就是这么不求上进哈哈)。

985、211法本、大三在校生(现在荣升大四汪)复习了十个月,中间基本没有间断。

我建议大家在备考前能够先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这样有助于对症下药。不管是前期找经验帖、报辅导班还是从长远来看如何制定学习规划,先自我分析一下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叭!

先分析一下优势

①本科院校虽然不是典型的政法院校,但学院本身实力还是很强的。本科期间谈不上学霸但也不是学渣,专业课都是认认真真学下来的。虽说专业课上学的东西和司考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理解理论有助于去记忆偏实务一些的东西。

②备考时间充足,因为很早就决定要大四过司考,所以去年10月底就开始打听各种机构、老师等相关信息,大概是11月中旬开始正式备考。但学校还有很多课没上完,所以只有寒暑假和没课的时候是全天复习。其实时间也算很充裕了尤其是相比在职的考生而言。

PS. 还有一个不算优势的优势?司考里面考理论的东西很少,当然刑法算是个小例外。幸运的是楷哥和光圈儿的课我都上过,从头学的就不是四要件(光圈儿说四要件是烧麻婆豆腐哈哈哈)所以对不少考生而言难以接受的新理论对我不是障碍。不过有传言说以后司考的刑法部分会越来越少涉及理论争议,大家还是以司考实际情况为准哈。

下面是劣势

①第一次考,完全没经验,备考之前连一共有哪些考试科目都不知道,学校上课也对司考的内容绝口不提。(泥萌能相信刑诉课也是只讲理论不讲法条吗!)

②院里师兄师姐过司考的虽然有,但是没有形成风气,相关的经验交流途径也很少,只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四处挖掘过关经验,这其实是一个有点耗时间的过程,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过关经验帖都适合自己的情况。

③算是我个人的一个能力问题,我的记忆力真的很差劲,从后面的复习效果来看也确实如此。一旦一门科目扔了几天不看,知识点立刻开始生疏,这给我带来了挺大的困扰。

好了,当你了解了自己的情况以后,下面需要想明白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参加司考、且非通过不行。听起来很玄乎,但真的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司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谈那些一个月通过的人,毕竟那是极少数)是持久战。而且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大家几乎只有这一条路可选而且周围的人都在考,每天老师都带着你复习、模拟,直到把你送进考场;而司考真的只是你个人的一个选择。一旦你出现了“那个某某没过司考现在不也混得很好吗”或者“周围的人也没几个在考司考嘛”这种心态的时候,说明你可能对于这件事情没打算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这会导致你在后期大强度冲刺的时候懈怠甚至放弃,那么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其实最可惜的情况,不是没好好复习最终失败(这完全是活该啊),而是一直在复习但也一直在犹豫,时间精力都投入了很多但效率很低。这种状态下虽然也有小部分人侥幸通过,但一旦失败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很可能是一年不如一年。这种痛苦和高考复读差不多。所以!!一定要先想明白想清楚。

这些工作都完成了之后,你就可以开始选机构、选老师、买教材了。我去年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选了良心机构,买的厚大的学习包,事后证明效果不错。写一部分也是希望大家少走弯路。当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部分很关键,我分开来慢慢说。

关于选机构

很多人也很纠结到底应该怎么选辅导机构。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①要不要报辅导班?

这里指的是去辅导班上课,甚至参加封闭集训什么的。我只能说,如果你的自制力极差,且经济条件较好,这不失为一个选择。

但这也是有弊端的:很难满足在校生(如果学校课程没结束,比如我)以及在职考生的需求,除非你打算破釜沉舟哪怕辞职也要过司考的话,那我也没什么好讲的。此外,很多人在一起学习的效果一定好于独自学习吗?也未必,因为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情况是不一样的,辅导班安排的课表未必适合每个人。

②要不要上课?

一个字,要。不上辅导班不代表不上课,网络课程真的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如果没有这些课程,光自己看书真的很困难,而且我个人觉得听课算是轻松的了,自己看书理解会更累。

现在很多机构都开始做网络教学,官网上都有免费的各个阶段的视频和音频,下载下来以后就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多次地听课了,像我一直都是2倍速甚至3倍速播放,特别节省时间。最关键的是其中的系统强化阶段,里面的课程一定要好好消化。

③报什么机构?

因为其他机构我没有很了解,就不多评论,就说一下我司考期间报的机构厚大(不是报辅导班啊,就是买了个学习包)。总体来说服务还不错,买了学习包以后发货很全也很及时,线上课程也的确做到了全免费,视频、音频的质量也没得说。对于司考辅导机构(尤其是作为普通学习包的学生)这种服务已经很好了,毕竟学习的过程谁都替代不了,再好的服务碰上不努力的学生也白搭 。

关于选老师

老师非常重要。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明白,毕竟老师是直接教给你知识的那个人,他/她的水平真的非常关键,好的老师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因为选老师是一个主观性特别强的工作,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好不好真的试了才知道(怎么这么像广告词 )。厚大今年的老师也都是业内有口皆碑的

关于买教材

学习包真的是个蛮划算的选择,从先修阶段一直到冲刺阶段都把书和习题给你配好,省了很多麻烦。如果你个别科目选了其他机构的老师,教材什么的淘宝一下就搞定啦。其实最有用的还是强化阶段的书,当然后期觉得背诵方便的话买哪种背诵手册也是可以的(比如厚大119系列)。

学习规划

关于机构、老师、教材的问题就说这么多,下面讲一下学习规划。这个也是超重要!会直接关系到最后能不能过,所以我也会展开说。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作“立长志不要常立志”,这句话放在司考上,适用也不适用。怎么说呢?对于过司考而言,当然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奋斗目标;但是对于学习规划,很难在备考之初就形成特别完善的方案,因为谁都不知道自己之后会是怎么样一个学习状态。所以我的选择是有一个粗糙的长期规划和一个详细的短期规划。

我的长期规划,大概就是确定每个月学哪两门课(差不多是按照这个速度来的)。我个人推荐把民法和刑法放在最前面,因为这是两门极为重要但很可能会让你伤透心的学科,投入和产出经常不成正比,但这两门课对之后很多科目的复习和理解有着基础的作用。时间充裕的话,一开始在这门课上下点功夫,之后会有回报的。

其余学科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我的顺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三国→商经→理论。

几点提醒:

第一,在学一门科目的时候就专心致志,不建议两门甚至更多科目同时进行,这样速度慢而且不容易形成体系,尤其是诉讼法千万别放在一起学!一定会混!

第二,学完一门之后一定记得复习,千万别以为学完之后万事大吉可以考前再看,那你一定会悲哀地发现学过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所以要像滚雪球一样,学着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哪怕不听课只看一遍书也会好很多。

第三,像刑诉、民诉、三国、理论这种记忆类的学科,千万别太早学,也千万别扔到8月底才看。太早学的话维持记忆真的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但放到最后量真的太大。

关于短期规划,其实就是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要达到怎么样的目标。每天要听多少个音频?看几章书?这个当然也因人而异。大家在备考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与复习无关的一些杂事,但别让这些事打乱了你复习的进度,拉下的进度一定要及时补回来。

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寒暑假和没课的时候)基本上是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多偶尔十二点睡觉,中午连吃饭带午休两个小时,晚上连吃饭带运动两个小时,睡前还要洗澡啊护肤什么的(哈哈毕竟是妹子),所以其实没有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但我觉得这样其实够了,保持身心健康和愉悦对于复习是特别有帮助的。该看的剧该追的综艺可以照样看,当然时间要控制;一定要好好运动,不然腰和颈椎真的吃不消!

比较碎的问题

①真题重要吗?

绝大多数人觉得真题重要,这一点我也赞成。做真题其实不是为了去押今年会考哪些点,更重要的是去习惯出题思路,知道命题人会在哪里挖坑,知道哪些是重者恒重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哪些是偶尔出现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放弃。司考是一门放弃的艺术,即便是十个月的复习也很难把每一个考点都覆盖到,所以多花时间把重点吃透还是很明智的。

至于做多少遍,我是听说有人不看书不听课只刷了好多遍真题最后过了的,这个我无话可说。做题还是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我个人的态度是不建议通过做题掌握知识点,那样学到的东西不成体系很零碎,而且你怎么知道考过的一定再考?遍数这个太少不行,太多也没必要,前后加起来一道题做过三遍其实差不多了。

②非法本想过司考难度大吗?

这个嘛,因为我也不是非法本,很难给出直观感受,可以去看非法本考生的经验帖。但作为法本而言,就像我文章开头说的,有基础真的会轻松一些,至少法学的逻辑思维和专业名词上面没有障碍。

③大三升大四,过司考难吗?

如果你打算保研or考研or申请,那只能平衡时间了。本科在校生面临的障碍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不能太贪心什么都要,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时间上能保证,那我敢拍着胸脯说,大三学生的能力绝对是够用了,不存在本科生一定考不过硕士生或者博士生的说法。

④冲刺阶段怎么安排?

我是每天同时进行七门课(八门实在排不下了),一门课一个半小时,这样持续了一个月。晚上用来做成套的分年卷。这里说一下,专科的题目刷完以后一定要做一下分年卷,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至少你要知道出题的顺序(出卷老师还是挺良心的,至少没把不同科目的题目混在一起),最好看一下你在规定时间内能不能写完。今年就有好多同学反映卷四没写完。而且因为分年卷的题目你之前其实在分科练习的时候都做过,所以速度只能比考试更快!

暂时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写这份攻略,一方面是希望之后的考生们能更加顺利地备考,另一方面也想纪念一下自己这么长时间的努力。

即将进入社会才意识到,能凭自己的能力与他人竞争,真的太公平了。所以对于司考,只要付出的足够多,一定有收获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