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适合情侣去的地方,漯河适合情侣去吃饭的地方(排名)

时间:12-23编辑:佚名 生活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贾湖文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南距舞阳县城20多公里,东距北舞渡镇3公里,是一处重要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这里自古以来气候湿润,河流纵横,便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境地。遗址附近沙河宽阔的水面,自西北汹涌而下,在距遗址约3公里处环绕东行,一泻千里。灰河由遗址西4公里处蜿蜒而过,至北舞渡注入沙河。离遗址最近的是泥河,距遗址仅1公里。泥河源于叶县,在遗址西8公里处流入舞阳县,贯穿全境,在出境处注入澧河。在灰河和泥河之间有一片小湖泊,即是贾湖,贾湖村坐落在贾湖北岸。贾湖村东为泥河洼滞洪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中心区最低点海拔63.8米。修建这片滞洪区主要是为了在汛期到来时,分流沙河洪水,以保护遗址东30公里处的京广铁路不受水患的威胁。

  遗址位于贾湖村东,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总面积5.5万平方米。1962年,舞阳县文化馆文物专干朱帜,因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贾湖村劳动。一次他在劳动时,发现村东的沟底有许多陶片,于是在这一带进行了细心勘察。他在废弃的井壁、断崖、沟坎上同样发现了许多人骨和红烧土,还在红烧土上发现有稻壳印痕。红烧土通常指被烧烤陶化的土块,以砖红色居多,一般都与大火焚毁的房屋有关,这一切表明这里可能有原始人类居住过的村落遗迹。

  1975年8月,舞阳县境内连降暴雨,沙河、泥河、灰河、澧河……大大小小的河流一同决堤而出,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在这场大洪水中,贾湖村和周围许多村庄一样,成为一片汪洋,遭受到灭顶之灾。大水退去,贾湖村民重整旗鼓,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起自己的家园。为了防止水患的侵害,他们在村庄的周围筑起一道堤坝,用以阻挡泛滥的洪水。护村堤正好在遗址中部贯穿南北,当时就挖出大量的陶器、石器和人骨等,使遗址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1978年秋,贾湖村民再次加筑护村堤,堤基宽14米,高2米至3米,堤顶海拔69米。在取土筑堤过程中,堤东形成了一个深1米、宽26至42米的取土坑,坑内的文化层被摧毁殆尽。

  一天,贾湖小学教师贾建国带领学生到堤外平整土地,发现了散落在地的石斧、石铲和破碎的陶片等,他知道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于是和学生们一同将这些东西收集起来送交到县博物馆。朱帜这时在县博物馆任馆长,他当初在贾湖下放劳动时就知道那里有古文化遗址,而且一直打算去进行调查。当时裴李岗遗址的资料已公布,并蜚声国内外学术界,影响极大。他把两地的器物进行了对照和研究,发现这两处遗址的文化面貌基本相似,便确认贾湖遗址是一处裴李岗文化性质的重要遗址。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贾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彼岸寺经幢:

  彼岸寺经幢俗称“龙塔古篆”,经幢造型优美,高12.18米,幢基为石刻八角形海池,内刻波涛海兽、人物风貌、高山流水、亭台楼阁等。经幢构图古朴,气韵生动,底层为六角须弥座,各角透雕二龙柱,上下各雕海石榴花,中有佛龛、天王龛。经幢各角为八角形角柱,其上为碑身,高3米多,重9吨余,刻有小篆《彼岸寺碑铭》。经幢中间碑文篆刻,书者已无可考,书势锋锐,苍劲挺拔,记载了彼岸寺兴衰始末和创建经幢的情况。彼岸寺视系唐朝以来的海内名刹,建筑年代无考,位于漯河市郾城区郾城实验中学校内。相传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东京尉氏县契宗大师游郾城,见寺院破败不堪募金重修;至清乾隆年间,尚占地200余亩,有房近千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游寺曾赋诗极赞其大其古:“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此树便当称子行,它山只可作孙枝。”

  历代名人如唐代韩愈、杜甫、刘长卿、公孙大娘,宋代苏辙、苏轼,元代元好问等文人墨客均在彼岸寺留下足迹。直至建国前还常有京、省及外地名人官吏来此拓片。后有一县令不堪往来迎送之扰,以滚蜡将碑身激毁。彼岸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107国道西侧,是一座坦拱敞肩的石拱桥,与河北赵州桥的结构基本类似,专家们推断,此桥可能是赵州桥的实验桥,因此说早于先前所说的河北赵州桥,称得上“天下第一桥”。桥长21.3米,宽6.45米,主孔净跨12.14米,桥体由一主拱与两腹拱组成。主拱的主孔和两侧腹拱的小孔均为20块红石拱券并列而成。各块拱石之间由咬铁相连接。可以看到,主、腹拱的两侧通身都雕刻有天马彩云、云龙、莲花、牡丹以及三角几何等图案。主拱正中龙门石上的那个浮雕为传说中的一种吸水猛兽。名字叫做饕餮。另外,主拱与腹拱的连接处也各有一兽头伸出,北端为龙、南端为龟。这些雕刻图案形象怪异,风格古朴,工艺精湛,对研究我国的古代石雕艺术提供了重要而又丰富的实物资料。

  4、许慎墓:

  许慎,字叔重,东汉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区姬石乡许庄)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辞注音韵学家,曾由郡功曹举孝廉,入为太尉南阁祭酒。尝从儒学大师骑都尉贾逵受古学,博通经籍,著有《五经异义》、《淮南子注》、《孝经孔氏古文说》和《说文解字》十四卷,其它著作多佚,仅存《说文解字》。清陈寿祺辑有《五经异义疏证》,辑注较备。

  许慎墓位于漯河市召陵区,新北环东段的姬石乡许庄村东土岗上(驾车沿京珠高速漯河北站下路后南行至漯河北环大转盘,然后东行约3公里路北侧)。东南3公里为汉召陵故城,西1公里为沙河(即氵隐 水)。墓冢高5米,周长33米,墓前立有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郾城县知县荆其忄享 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温德裕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和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王凤森撰文并立《许夫子从祀文庙记碑》。其子许冲墓在许庄村西北。村北原有许慎故祠,已废。村内多为许慎后裔,1986年,许慎墓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召陵故城:

  召陵故城位于召陵大寨西北。齐桓公点将台遗址位于召陵寨南门外,路东有平台,高3米多,周围83.3米,士人曰:“齐桓将台”,今遗迹尚存,195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杨再兴墓: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东,当地俗称“杨爷墓”。该墓地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占地1.2万平方米,满园古柏苍翠。杨再兴墓前有祭庙一座,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古碑五通。其中康熙年间二通:“宋统制杨将军之墓”、“宋统制杨将军墓”碑,二碑行草相间均为清代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冢,高约7米,冢前有一断碑,隐约可识“再兴之墓”四字。据说为岳飞用枪尖所镌。墓后有半月形围山,围山后面新修庙宇一座,庙内塑岳飞及杨再兴像。1963年杨再兴墓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