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忻州市高考理科状元名单揭晓,今年忻州市高考理科状元

时间:11-12编辑:佚名 山西高考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7月放榜时,河曲中学原高三252班学生张烜通以语文114分、数学132分、理综255分、英语140分、总分641分的成绩,成为全县高考理科状元,并借助国家专项生政策,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新生,再次延续了该校年年有名校生的梦想。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诗人李白的这千古一叹,用在小县城的学生之于考入清华、北大等名校,再切合不过。
  7月放榜时,河曲中学原高三252班学生张烜通以语文114分、数学132分、理综255分、英语140分、总分641分的成绩,成为全县高考理科状元,并借助国家专项生政策,被录取为北京大学工科试验班新生,再次延续了该校年年有名校生的梦想。
  17日上午9时,记者在河曲中学的校园中见到了张烜通,谈到录取结果,戴一副眼镜、穿着朴素、外貌敦实憨厚,甚至有点腼腆的他说道:“成绩并不意外,考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只是成为县状元有些意外。其实其他同学比我厉害得多,可能这次我发挥得好一点,运气好一点吧。”张烜通告诉记者,“今年的考试题目注重基础知识,考试的题型知识点都是平时所学及备考中遇到过的。这次能考出好成绩还是和自己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注意心态的调节,平静、乐观面对考试。”

  100——10——1

  这组等比数列式的数字是张烜通学生生涯中三次大考的全县名次:小升初,全县第100名;中考,全县第10名;高考,全县状元。数字是冰冷的,数字背后的故事却是有温度的。在妈妈李贞的记忆中,烜通和大多数男孩子一样,调皮捣蛋,贪玩甚至叛逆。转折从初一开始,那时,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身为教师的李贞清醒地意识到,孩子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成长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对家长开始从仰视变为质疑,作为家长必须适时转变角色,学会改变并尊重孩子,从家长向朋友的角色转变。转变的效果良好,母子二人构建起了家庭课堂,第二天学的课程头天提前学,李贞亲自介入儿子的学习,引导如何预习、如何巩固知识点,如此学习方法,烜通在学校就能完成作业,不用回家加班。这段时间不用太长。“母子家庭课堂”开设一个月后又一次学校考试,烜通的成绩就跃进到全班第2名。李贞说,一旦进入全班前5名,孩子自己的积极性就高了。两个月后,孩子自己上道了,家长就不用亲自介入孩子学习了,以后就是陪伴。
  在采访中,李贞反复强调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是什么样的行为和习惯决定了张烜通成为“状元”的命运呢?
  中考结束后,张烜通的“母子家庭课堂”开始转型升级,由母子同学变为自主学习,由提前学习第二天的科目转变为提前学习下一个学期的数学、理综科目。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三年,三年的星期天、假期,烜通都在妈妈的办公室度过。烜通说,这个过程太痛苦,许多问题解决不了很憋屈,但是我觉得这个憋屈必须要自己承受。“办公室是个好禁闭”!烜通感慨地说。三年的“禁闭学习”锻炼了烜通极强的自学能力,更锤炼了他的意志,培养了耐受力、抗压力,这些成为他状元之旅的宝贵财富。

  真真实实学习不要表演

  “我个人觉得学习要真真实实,不要表演,更来不得沽名钓誉。”张烜通说。平时的学习中,他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走,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练习紧跟老师。三年的高中学习,张烜通经历了滋味繁复的成长历程:高一学得轻松顺利,不用下太大辛苦,用“且歌且行”来形容非常切合;高二陷入深水区,虽然很辛苦地学习,效果总是不如尽人意。一度时期,张烜通痴迷于大量练题,结果发现,做上100道题验证出来的结果居然是课本上的一句话。于是坐下来反思。“题海大战其实很盲目,急功近利导致失去方向,大量参考书舍本求末,无异于缘木求鱼,学习还要理论指导实践。”张烜通又开始学习转型:回归课本,理清脉络,再去做题。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高二生涯;到了高三,又觉得很艰难,应对难题,学下的不够用,解题速度上不来,怎么办?冷静分析学情,张烜通觉得,需要加强难题的训练,加大练习强度,多见难题,难题可以让人打开思路,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最精彩的题一道题可以涉及整本书的知识点,正是“拔云见日”的境界。
  张烜通的书桌旁,有一把专门放置练习题的椅子,高三总复习开始后。放在椅子上的题纸短短一个月垒到近二尺多高,“看上去都有成就感”,张烜通自豪地说。
                                                           
  心态决定成败

  张烜通出生于1997年1月12日,父亲张海雄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自己的班主任兼化学老师。像绝大多数河曲的家庭一样,几代人的心愿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母亲工作忙,爷爷奶奶亲自搞后勤,为他的学习提供后勤保障。
和张烜通一样,今年考入名校的张舒、邬帅、范鸿杰、田甜等堪称河中的“学霸”,在张烜通眼里,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张舒是解难题高手;邬帅理科厉害,疯狂英语技高一筹;田甜底功过硬,会的就能做对,不丢分;范鸿杰不攒问题,考试心态好……谈到自己,他却说:“我没有绝技特技,只有普通技,人家做啥我做啥。平时我甚至有很多问题,粗心、做题保守……”说话时一脸真诚的样子有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低调与谦逊,而老师和同学们对他自有公论:基础扎实,各科均衡,出错率极小……
  谈到成功秘诀,张烜通有一点很肯定,“某种意义上说,高考考的是心态,心态决定成败。”三年高中,张烜通一直有考上清华、北大等全国顶尖大学的野心,可是始终觉得“仰之弥高”,可望而不可即,名校情结挥之不去。妈妈李贞密切关注着儿子的情绪波动,随时帮助他调整心态,消除杂念,静下心来学习。“对于学习和高考,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能沽名钓誉,否则利令智昏。”李贞说。
  252班的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李贞亲自主持,主题就是“舍得”,她告诫即将走上考场的孩子们: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考场上也要把握好心态,不要死抠住一道题不放,该舍就舍。就在高考前夕,李贞和儿子再次达成“协议”:只要考上太工大,就是成功,就很幸福了。包袱放下,张烜通睡得特别踏实。

  读书唱歌打篮球

  学习之余的张烜通爱好广泛,喜欢文学,爱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周四周五下午、周日,他会连续两个小时和同伴们打篮球。他的歌还唱得特别棒。自诩内心简单的他小时候最爱看的就是《西游记》,喜欢孙悟空,喜欢看春上村树的作品,文章写得漂亮,初中作文就显露出不俗的才华。上了高中,时间紧了,但是对文学的追求从来没有中断,今年高考,他的作文自拟题是《合作彰显智慧  共赢铸就辉煌》,有意无意概括了他的为人与品格。在他眼里,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这些品质让他在关键的高三时期扛得住,并一次次进步,一点点接近自己曾经仰望的顶尖大学。
  三年寒窗苦读终于迎来了入主名校,按理该好好放松一下了,可是张烜通丝毫没有松懈,他依然坚持多年的好习惯——自主学习《高等数学》。在他眼里,北大是神圣知识殿堂,那里的学子都是“神一样”优秀的人,自己即将与之为伍,内心真还有几分忐忑,所以还得继续努力。儿子考上了北大,父母想给他买一部新手机,烜通让父母给他买一部普普通通的手机,能查字典、存英语单词就行了,配的手机越高级,学习就越受影响,并名之曰“禁欲手机”,还发了一番“宏论”:玩手机就像早年间中国人吸鸦片一样,越玩越上瘾,欲罢不能。有这样的自制力,烜通的大学肯定会更精彩!
  “青青子衿,在河之滨;三年蛰伏,一朝远行。”从小城走出的张烜通,一路奋进着奔向自己心中的梦想。

\



张烜通与考取其它名校的同学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