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行有效培训需求分析

时间:01-13编辑:佚名 人事培训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下面是达内毕业生人力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进行有效培训需求分析》文章,仅供参考。

案例分析
近年来,企业对培训的重视和投入越来越大,然而培训效果却不尽人意。企业在选择培训时,对自身的需求不明确,选择培训课程很盲目,很多是应急式培训,常常“流行什么学什么,别的企业学什么我就学什么” 甚至拍脑门决定培训内容,企业花了许多冤枉钱。 据统计,目前约有70%的企业选择了70%以上不需要的培训课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关键是企业缺乏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怎样进行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案例简介:D公司1996年成立以来发展很快,效益很好。公司领导意识到企业要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领导干部的管理理念、知识的转变、更新非常重要,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训。于是公司2000年就专门成立了培训中心,总经理亲自监督,很快完成了培训中心的硬件建设,确定了培训中心组织机构、人员、资金、场地、设备,同时完善了公司培训工作制度,培训方针,编制了《员工培训流程指导手册》,详细规定了培训流程管理工作各环节的程序、控制点、责任边界,并且给出了适用于各个环节的制度、流程、表单等管理工具,在制度层面规范了公司及各部门主办培训班的具体流程,从调查需求、培训计划的制订、组织实施、经费管理、培训评估,一直到培训档案的管理及考核都做出了较为细致且可操作性很强的规定。《指导手册》解决了D公司过去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调查时间、进度随意化;表单不齐全,不规范;操作者的随意性强,不便于督导其过程和结果,并与十多家咨询公司建立了关系,使公司培训走上比较规范的道路,实现了培训流程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2005年底,D公司又到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的时间,人力资源部高度重视,按照ISO10015流程中的“培训需求确定控制程序”和“培训计划形成与确定控制程序”两个子流程,花了三周的时间进行2006年的培训需求调查工作。首先人力资源部制定了年度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案,通过三种方式来获得需求:1、全体员工问卷调查。调动全员参与培训计划制定工作。经过动员,全体员工在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表》时积极性较高,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重视,经统计汇总分析后形成《06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报告》。2、高管需求访谈。设计访谈提纲,对高管和部门经理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对公司战略的理解、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课程的重点、对培训的期望等等,访谈记录整理分析后形成《06年度高管培训需求访谈报告》。3、集体研讨。在前面工作完成后,人力资源部结合公司2006年度的工作重点、绩效情况等制定初步的培训需求,召集部门经理和高管召开年度培训计划研讨会,对培训草案进行讨论,会后修正最终形成D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D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后,总结分析在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运用工具获取培训需求分析的来源有困难。比如说要从企业战略目标、绩效考核、胜任素质、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等等来获取需求,这些来源基本上都很明白,可是在实际应用进行需求来源筛选分析时还缺乏相应的可量化工具,对重要的、紧迫的需求不能准确把握,各部门上报的培训需求太多太散。二是人力资源部严格按《员工培训流程指导手册》流程规定,花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填报、汇总的全体员工培训需求,其价值并不是非常大,无法较好地转化为培训计划; 而对高管和部门经理进行的访谈结果,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却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指导手册》虽然明确界定了专业部室、直线经理、部门培训联系人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专业部门比较忙,加之觉得培训是人力资源部的事的观念不能一时改变,因此有些职责不能完全落实下去,有些岗位培训需求调查表应是由直线经理在沟通后负责填写,但实际上基本上由员工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向来填写,这样就导致培训需求较散,有些个人还随意填写,在培训需求的正确把握上给人力资源部带来了较多困难。而且员工个人在填写需求时站的高度较低,基本上都是来自本岗位的提升需求,如对运维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提升维护能力的,对营销人员来说基本上是提升营销能力的,每年开展需求调查时几乎都出现雷同的需求结果。四是部门培训联系人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部门培训联系人作为人力资源部与部门的联系人,他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流程虽然明确了培训联系人的诸多职责,但在实际运作中部门培训联系人基本上只负责发放、收齐相关表格,比如在部门内解释说明表格、分类整理和详细分析培训需求的职责并没有真正落实下去。

案例分析及问题识别:D公司培训需求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D公司在做2006年培训需求分析时,主要是根据公司2001年制定的培训战略规划和2005年底培训需求调查的方式取得数据,据此制定了培训年度规划。和一般公司相比,D公司的培训方案较为科学,也比较有成效,员工满意率较高,但是公司高层满意率较低,认为一些培训课程对于提升企业的绩效没有意义,是企业的成本,做不做无所谓。我们认为,Y公司培训需求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培训的理论定位立意不高,导致战略定位执行时常常错位。D公司宣称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在培训规划中确定培训最终是为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实现服务。但在操作中并没有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贯彻到企业培训规划的制定之中,部分企业高层把培训投入作为生产成本看待,导致企业在盈利时不愿意增加成本而不重视对培训的投入,在企业出现亏损时又没有能力进行培训投入。

二是公司的培训规划没有与时俱进进行调整和修正。2005年底,公司做培训需求调查时,依据之一是2001年的年度规划。这是2001年公司根据企业5年经营战略制定了5 年年度经营计划,又根据年度计划制定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据此制定出了5年培训需求计划,这些数据当然在制定2006年年度规划时已经没有太高参考价值,导致年度培训计划成了一种摆设,为计划而计划,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做计划。因为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公司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不是当时的环境,如果企业的措施不能和环境相适应,哪些措施是没有方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仅仅根据调查表获得的信息是很难突出为企业战略服务的目地。

三是需求分析没有突出为改进企业绩效服务。公司制定培训规划时的目的之一是改进企业绩效。但是培训需求分析时并没有从发现绩效差距入手,而是更多从岗位和技能要求的具备的技能 – 已经掌握的技能入手,仅仅体现了为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服务。同时由于培训没有和绩效考核挂钩,大家选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不一定和现在的职务或未来的职务相关。

四是D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后总结分析出来的经验教训,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力资源部缺乏相应的调查工具,导致不知如何下手;二是虽然有工具,又太拘泥于工具,没有对工具的实用性进行创新。比如在本次培训需求调查工作中使用的全体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工具,见下图: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两个纬度去判断培训需求是否有必要去满足,图上培训需求5、6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较低,可以直接筛除,培训需求2、3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较高,应是重点关注的。公司各部门均应用了此工具对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筛选,但是没有准确界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定义,结果上报的需求中存在大量的意义不大的培训需求。同时各部门在界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定义时更多是从个人、部门的需要出发,组织需求体现较少。

更多关于人力资源文章,详情请登录:http://hr..com/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