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培训

时间:01-11编辑:佚名 人事培训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历史上,培训分四个时期:

    第一个阶段,学生跪着听,老师躺着讲。

    那是在孔子的年代,知识需要刻在竹简上才能存储,资源的稀缺所致。

    第二个阶段,学生站着听,老师坐着讲。

    那是在蔡伦的年代,知识可以毛笔写在便携、相对低成本的纸张上,知识易流传的局面打开。

    第三个阶段,学生坐着听,老师站着讲。

    那是毕昇的年代,活字印刷术的成功让知识可以大量普及,师生地位日趋平等;

    第四个阶段,学生躺着听,老师跪着讲。

    那是有线和无线网络的时代,谁想获取那种的知识,多可以手到擒来,比空气还容易得到的东东,似乎极其廉价。

    当我把这四个阶段分析给孔子老师听时,他笑了。继续访谈这位千年智者,孔子娓娓道来:

    表面看起来,时代变了,一切都要变。事实上,培训的原则,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

    原则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其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考量着每个培训师选学生的工具、“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挑学生的原则。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受训者,而他不用心思考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孔老师的意思换成今天的说法是,一人不思考、没体会,想说说不出来时,就别费劲开导他;如果不是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你启发他永远是多余。如果没有举一反三的求知欲,就甭教这宝贝儿了。

    如何发掘受训者的本源驱动力,使之“愤”、使之“悱”,使之举一反三……,是培训师的硬功夫

   

学习更多培训技巧 > > 栏目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