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在孩子睡前讲一些简短的儿童励志故事还是很不错的,那么儿童睡前简短励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睡前简短励志故事:良弓和利箭
古时候,有一个人常常背着一把大弓,四处游玩。他的那张弓十分漂亮,弓柄是雕花的,弓弦是用上好牛皮条做的。可是他只有一把弓,没有箭,虽然弓十分精致漂亮,英雄却无用武之地。有一个人很好奇,就问他说:“为什么你只有弓而没有箭呢?”那人骄傲地回答说:“我的弓是世界上最好的弓,到现在还没有发现最好的箭可供这把弓使用!”还有一个人只有一支箭,他那支箭确实是一支好箭,箭头包着银,锐利而闪闪发亮,箭尾上用漂亮的羽毛装饰。可是这支箭只能一天到晚放在人的手中供观赏,不能实现它高远的理想。有个人不明白为什么他只有箭而没有弓,走过去不解地问:“怎么你只是手里拿着一支箭,你的弓呢?”那人不以为然地笑笑说:“我这支箭太好了,举世无双,可惜还没有见到一把适合射这只箭的好弓!”这两个人的话传到了后羿的耳朵里,后羿立即找到那个有良弓的人和那个有利箭的人,对他们说:“你们的弓和箭确实都是最好的。可是,你的箭再好,不用弓发射,这支箭只能放在手里供观赏,不能发挥箭的作用。而你的弓也是一样的道理,再好的弓如果没有箭,只能是张无用的弓。”后羿接着对他俩说:“这样吧,把你们的良弓、利箭合在一起,我来教你们射箭,你们就可以真正领略你们的弓和箭究竟好在哪里了!”
小朋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箭和弓是相互依赖的,没有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箭和弓一样,相互依赖,谁也离不开谁,平时你们留心观察生活,一定会发现的。
儿童睡前简短励志故事:秉公执法的苏章
古时候,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名叫苏章。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因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有一年,苏章被派到冀州做官,他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案件。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十分可疑,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结果是清河太守既私自拿国家的钱又接受别人送的钱,贪污受贿数额巨大。苏章非常生气,决心马上将这个胆大妄为的清河太守逮捕,可是当他看到清河太守的名字时,不由得呆住了。原来这个清河太守是他年轻时最要好的朋友,当时,两人总是一桌吃、一床睡,形影不离,感情很好。当年的好朋友,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苏章非常痛心,同时,也十分为难,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件案子,是否把老朋友送上法庭?那位清河太守知道自己的事情已经暴露,天天提心吊胆。他听说查办自己案件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苏章,心想:我和苏章是最好的朋友,他一定会帮助我的。但是又想到苏章为官公正,不能确保他一定会帮助自己。这时,苏章请他去赴宴。苏章一见老友,十分热情,两个人饮酒、聊天,回忆往事。苏章绝口不提案子的事,不停地给老友夹菜,气氛很是融洽。这时候,清河太守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禁得意地说道:“苏兄呀,我的案子落到你的手上真是上天照顾我啊!”听了这话,苏章推开碗筷,一脸认真地说:“今晚我请你喝酒,是因为你我之间的情谊;明天升堂审案是公事,我会公事公办。公是公,私是私,绝对不能混淆!”第二天,苏章开堂审案,果然公事公办,按照国法将清河太守治罪。
小朋友,苏章公私分明,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时时提醒着我们要秉公办事,等我们长大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公正。
儿童睡前简短励志故事:猫头鹰东迁
西边的树林里住着猫头鹰,这种鸟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捕食鼠类和其他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住在树林旁边的那些人却都不欢迎猫头鹰做他们的邻居,因为猫头鹰的叫声实在难听。特别是到了晚上,人们害怕它的叫声而不敢到树林里去,于是人们总是想方设法要赶走猫头鹰。猫头鹰感到十分苦恼,它把家从这个地方挪到那个地方,可无论挪到哪个地方一样不受欢迎,总听到人们责怪和斥骂它。猫头鹰很伤心,心里想:这里的人实在太刻薄了,我一定要搬得远远的。猫头鹰这回下定了决心,它竭尽全力向东方飞呀飞呀,不知飞了几天,直到累得筋疲力尽,再也飞不动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里休息。一只斑鸠看见猫头鹰又沮丧又疲惫的样子,很是奇怪,就问猫头鹰说:“你累成这个样子,要飞到哪里去啊?”猫头鹰说:“我想搬到很远很远的东方去住。”斑鸠不解地看着它,说:“为什么呢?”猫头鹰叹了口气说:“西边的人太难相处了,他们都讨厌我,说我的声音难听,我实在不想继续住在西边,非搬家不可了!这次我下决心搬到遥远的东边去,离西边越远越好!” 斑鸠听了猫头鹰的话,笑了笑说:“搬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依我看,如果你不能改变你那难听的声音,你即使搬到最远的东边,也同样不会受东边人的欢迎。”
小朋友,当猫头鹰不被人类喜欢的时候,它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只是一味埋怨环境不好,别人的态度不友好,并且想通过搬家改变情况,这只能是徒劳无益。遇到问题,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找到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儿童睡前简短励志故事:万字难写
古时候,有个老翁,家里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他认识的字加起来也只有一点点。不识字做任何事都很不方便,老翁尝够了苦头,决心让儿子念书识字。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父亲看:“我学了一个‘一’字。”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好像明白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去找父亲。他见了父亲,连忙得意地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钱请老师,请父亲把老师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辞退了老师。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看我的吧。”老翁看儿子很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有些急了,就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只见儿子正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二十多画,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四千画,万字真难写呀!”
小朋友,这个故事太可笑了。它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我们的学习只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么就会像这个笨儿子一样办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