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残缺的心_1500字

时间:07-01编辑:佚名 六年级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周末了,忙完了远道而来的业内朋友,已是傍晚时分。回到住处,照例打扫卫生。一个人的生活,倒是合了自己清净的意思,但总会间或有些时刻陷入空白。那时会有些许的灰,抑或零乱。一瞬间的,也是不快的感觉。

多年里,我始终象个紧张奔跑的孩子,稍有的喘息,也是苛责自己。有时候知道有些过了,但也放任这苛责。其实是源了惧怕那天性里懒惰的无力抵抗罢了。

近些日子,一直在想慢慢地放掉近两年用键盘写字的习惯,重回白纸黑字的惬意,却总也没能成行。今日里,台灯下,倒是自自然然地就范了。

手边放着近日里常翻的两本书,一本是汪丁丁的《螳螂自语》,是那个经济学家的财经题材的哲学散文集;另一本则是季羡林老先生们怀旧文章的集子。不自觉地翻开汪先生的集子,只看了一眼就合上了。也许,是今夜想远离些工作吧。

商业的浸淫始终不能使我乐在其中。

早年里,就喜欢些纯粹的事物,也总是会被一下子感动。大了,就有了多的角色与责任,被动着卷入成年人的生活。起初里,总是不开心的做着,也总是偶尔想起年少时的喜好,于是长长的时间里,郁郁寡欢。但老人讲,我是乖的,所以做事情也还是勤奋的。回头算来,已是工作了十八个年头了。风雨是有的,这源于自己性情的执拗:总是不愿意自己就范了周遭的环境,心存了梦想里许会有的快乐,一路跚跚地固执地走来。

路途上,想来是落下了一些习惯的。这其中,读书该是让自己最为安慰的一个了。

说起读书的习惯,倒是件凑巧的趣事。自幼时过来,是不是有读书的天性,我是不知道的,而且也查无可考。只是对于知识与学问的好奇,倒是与大多的孩子一样。但真正当了事情做,是源于早年辍学参加工作一事。那时候,满心的绝望与惶恐:我完了。。。。。。以后不能再读书了,要变成没有知识的人了。可是那时再如何想,事情也已经成了定局,学业是一定要结束的,工作也是注定要开始的了。只是天性里的倔强让自己不死心,就紧张着拼命地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书。慌张里,已顾不得去选择什么书类了。仿佛只要做着这件事,就有了踏实,觉得自己不再是无用的人。

这世间,学习该是一种健康的人类习性。而读书正是一种老而久远的途径。这样的道理,连我不识字的奶奶都是知道的。记忆里,老人家总会因为我拿回来的好成绩开心多日。因而我的道理也就简单的可爱:原来读书好,大人们是高兴且喜欢的。那么,好好读书就该是个很了不起的功劳喽?

在过去那些岁月里,在那些慌不择路的读书时光里读的书,现在回头想来,因了当时潮流的潜移默化,也还是归了大类的。依稀记得,在八十年代的那些岁月里,寻根文学、朦胧诗歌、西方哲学、美学,是所有有些思想的年轻人向往的东西,我也就懵懵懂懂地跟了去。现在回想,是专心和痴迷的。说到这痴迷,倒忆起年少时一件买书的趣事:记得那是在我家乡举办的一次很大规模的书市,是历年来的第一届,叫“第一届中原书市”。在盼望了些日子后,在书市开幕的第一天就拿上了70元钱兴奋地赶去了。要知道,在那时,那是我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啊。在书市上,贪婪而兴奋地寻找着,也小心地计算着手里的钱。一天下来,终于弹尽粮绝,准备开心而归了。就在出去的路上,又发现了一本书,是叔本华的《生命的悲剧》。这是我找了些日子的一本书,是极喜欢的。看看价格:4角2分,也不是很贵,可是钱是已经没有了。遂把手里抱着的书放下,仔细地挑来拣去,却怎么也舍不得放下任何一个。踯躅了很久,最后决定把它夹带出去!抱着胸前高高的一摞书,颤抖着往出口走去。心里的慌乱可想而知。一路上,安慰自己道:读书人偷书不为偷的,不为偷的。那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为了此事,心里都还是赘赘不安的。

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渐渐地读书紧张的心绪也少了,多年来,俨然已经是了生活的习惯,有了多日不读书会觉得少些什么的感觉。读书的方向兴趣,也从先前的一类落在了后来的散文随笔上,偶尔的,诗歌也还是要读。有时也会不放过所谓亟亟无名的作者的心血之作。只是到了现下,在装饰豪华的大书店里,常常地留恋很长时间,却买不到自己能喜欢的一本书了。

这样的感慨,是近年渐渐有的。纵使理解了原因,知道了这无非是现下没有信仰的快餐年代的表征,也还是难免空手而归时刻的怅怅然。这是一个时代的遗憾。但之于我,却总是会不停歇地光顾,以期待偶然的一日,就会遇见有呕心沥血的好文字可看了。

想来这样的做法,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中国的文人,有其自己的脊梁骨。其间“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精神的传承,已经是深入了民族的精神世界,也是民族沿袭的支撑之一了,这起源已是不可改变。在发展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当下,大多的人自是暂时对精神的东西关注寥寥了。可是该在的不会走,本也就没有走。当吃饱了肚子,自然的精神欲望就升上来了。这样的愉悦追索,到了极致,会不亚于饿肚子时的疯狂。而在了现在,真正文人心灵世界里的悲天悯人,因了空气稀薄,人群也稀少,只是在缓缓地释放着,坚持着等待终会来到的黎明。这苦行僧样的命运,是上天专为一些人准备的。这命运的迷人与诱惑,只在于传播的过程里。在过程里,文人的快乐,就已经完成了。想来,这世间诸多宗教里最虔诚的信徒与传播者,也不过如此。而这样一种并无宗教指向的漫漫长路,跋涉起来,就更显得其伟大了。

那么,他们没走。我们关注着,以安静的心,等等就是。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