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东莞两会热点提案最新或2022(历届)版

时间:12-22编辑:佚名 两会提案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东莞两会:委员建议改造升级虎门高铁站

  虎门高铁站是京港高铁在莞的唯一车站,京港高铁、穗莞深城际轨道、东莞城市轨道2号线在此交汇,交通枢纽功能突出,接待旅客最高峰日均3万人次。然而,由于停车场、候车室车位严重不足等原因,目前已无法满足广大市民出行的需求。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在本届政协会上提出“关于全面改造提升虎门高铁站对外窗口的建议”。要求全面改造、提升、整治虎门高铁站,并建议将虎门高铁站更名为东莞高铁站。

  情况:开通3年客流翻了几倍

  “今年春运期间,进出虎门高铁站的车次最高峰增加至180趟,日均运送旅客近2万,高峰期接近2.7万人次。”这是今年春运开始时,虎门高铁站站前管理办公室发布的一组数据。与2011年虎门高铁开通时日均3000人次相比,翻了近9倍。虎门高铁站成为越来越多东莞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不仅如此,虎门高铁站是京港高铁在东莞的唯一车站,京港高铁、穗莞深城际轨道、东莞城市轨道2号线在此交汇,交通枢纽功能突出。东莞城市轨道2号线今年5月即将开通,正式与虎门高铁站接驳。届时,客流量预计要进一步增加。

  然而,虎门高铁站最初的规划设计只是按照一个镇级小站规划设计,如今虎门高铁站已成为一个都市大站。虎门高铁站的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东莞市民的出行需求。

  虎门高铁的发展也受到外界的瞩目。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在提案中提出,由于种种原因,虎门高铁站存在的问题,已影响到东莞的城市形象。

  建议: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农工党东莞市委会认为虎门高铁站改造提升整治任务迫在眉睫。他们提出具体改造提升的办法——

  1.要从全局高度,把虎门高铁站作为东莞首位站进行高标准统一规划建设。要考虑到旅客实际客流量的需求,由市政府负责重新定位,对高铁站及周边区域配套设施进行科学论证及规划,制定高标准的升级改造方案,最好将其作为市重大项目、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来抓。

  2.尽快完善站场周边的交通路网和停车场。交通部门对各种交通汇集点可能产生的交通盲点应查准查透,重点研究站点接驳规划,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在时间、空间上的无缝对接,各个轨道站点能快捷互通。形成平面和立体的大交通网,并尽快启动规划的路网建设,解决交通拥堵不畅的难题。

  3.加快停车场发展规划,增加停车泊位供应量,构建布局合理、停放有序、方便安全的停车系统,同时强化停车管理。完善公共停车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停车价格定价和调整办法,建立不同类型的停车场收费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

  4.建议把虎门高铁站更名为东莞高铁站。很多有高铁的城市都以城市名进行命名,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关于加大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资助力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建议

  案由:关于加大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资助力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建议

  主题词:新三板、资助

  提案人:民建市委会

  近年来,我市推动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赴主板、中小板以及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力度不断加大,企业挂牌上市的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极具成长性、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走上挂牌上市之路,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规范经营和发展壮大,从另外一个层面推动了我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由于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所限,我市企业赴主板和中小企业版上市的数量仍然未有大的突破,反而有不少企业在新三版挂牌上市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东莞企业在新三版挂牌也蔚然成风。虽然上市注册制改革措施出台在望,但可以预计在短时间内,鼓励企业赴新三版挂牌上市仍将成为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抓手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有新三版上市企业50家,数量在全国各地市排第16位,在广东省内则稳居地级市第一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这些数字一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市推动企业挂牌上市所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凸现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特别是与国内先进地区如深圳、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相比,我市还要下大力气去辅导和扶持成长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据了解,造成目前我市新三板挂牌(含后备)企业数量难有大的突破的原因之一在于,企业挂牌上市的成本仍然偏大,各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加在一起,远远超过了我市现行的奖励资助力度。直接成本如企业挂牌上市辅导费用,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出具费用等,这些费用目前市场价已经上升到200万元左右(据调查,单是出具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两项,未上市前所需费用为3-4万元,一旦上市所需费用陡然增至10万元左右),企业普遍面临“上”不起的困境。间接成本包括企业上市后为规范经营所需要聘请的人才层次和水平提升而增加的工人工资,部分企业需要申请环评而支出辅导费用,税费和社保等硬性增加的支出费用,股东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等等。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相加目前已经达到400万左右。当前我市对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奖励资助只有50万元(除了松山湖(生态园)及少数镇街外,多数镇街并未设立相应的配套奖励)。因此有必要出台更有针对性地政策来缓解当前企业挂牌难的现状。

  办  法:

  1.提高现有对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的资助额度到100万左右,并鼓励镇街再出台相关的配套资助奖励。确保对成功挂牌上市企业的基本支出能够实现全覆盖,让企业能够安心经营。

  2.对挂牌上市企业所需要的上市辅导服务实行集中采购。据了解,当前大多数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第三方代办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上市辅导,所需要的辅导费用价格不菲,这对初创型企业而言,支出数额相对较大。建议由科技部门采取集中购买服务的方式,即由科技部门选取有资质的上市辅导机构进行服务采购,鼓励申报对象向这些具备资质的辅导机构购买服务,对选用纳入集中采购范围的辅导机构所提供服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费用补助。

  3.对新三板上市企业所聘请的高层次人才支出给予适当的补助或提高资助额度。建议在东莞人才战略中出台专门针对企业挂牌上市的人才资助管理条例,鼓励企业聘请高层次人才,同时减轻企业的人才支出负担。

  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案由: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主题词:编制 标准 产品 城市 发展规划 工程 交通 市政 投资 消费

  提案人:叶效怀

  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双转型、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能和促进民生服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从最新或2022(历届)年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计划投资200亿元重点推动实施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城管、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智慧东莞”十大工程。目前,东莞公共领域基本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已建成政务云系统、智慧水务、智能公交系统、环保治安视频监控一体化系统等,智慧东莞建设已初步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中,东莞连续两年政府效率排名第一;经济社会双转型初见成效,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不断优化,民生生活更加和谐。

  我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尽管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顶层规划设计还不够完善。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开始早,政府部门积极性高、行动快、有亮点、有重点,但目前尚未出台全市性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的各领域工作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情况,各地区推进力度差距较大。二是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目前,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智慧城市各种应用系统,都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但由于缺乏相互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导致智慧城市建设大打折扣。另外,各应用系统由于数据格式不同,容易形成技术及信息孤岛。三是部分应用系统功能使用率偏低。目前,智慧平台惠民应用系统大多是民生服务类的,但实际使用上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如社保卡系统,新一代社保卡包括了社保卡、就诊卡、银行卡等功能,但实践上,银行卡功能基本没人用,就诊卡功能由于各医院自身要办诊疗卡而没有发挥作用。

  办  法:

  一是尽快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强化统筹推进力度。智慧城市建设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周期长、投资大,各试点城市无一不从规划入手,发挥其引导作用。我市作为应加快编制涵盖全市各部门、各镇街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和标准体系,统筹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和信息安全等体系架构。同时,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相互衔接。

  二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机制,提升信息共享水平。适应大数据时代特点,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资源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形成统一管理系统下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促进不同信息的使用率,提高智慧城市各系统的效能,造福社会大众。

  三是坚持发挥市场导向,激励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只靠政府投资实施,一方面财政不可能支持那么庞大的投资,另一方面出来的产品可能会不接地气。为此,建议在智慧城市基础性系统建设方面,应由政府出面投资实施;在民生服务领域方面,政府应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设计者,采取购买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各方、不同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由企业直接按照市场的规则投资、运营,以创造全面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是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推广,提高智慧系统使用率。智慧城市建设惠及广大市民,为医疗、教育、消费、出行、生活缴费等各方面提供极大便利。智慧城市系统使用的市民越多,城市的效率就越高,各种服务系统的应用也将更广泛。因此,政府部门要广泛宣传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使用各种智慧城市系统,提高认知度和使用率,从而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