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去向,运动员退役后有哪些保障

时间:01-12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推荐阅读:体育总局首次参展体育文化 “推介”退役运动员

体操运动员退役后去向,运动员退役后有哪些保障?

  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成为搓澡工;亚洲举重冠军才力因病去世时,身份是一位门卫……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司长高志丹表示,经过一整套退役运动员保障体系的建立,这样的极端案例以后不会再出现了。
 
  在22日开幕的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体育总局人事司也设立了一个展位,向现场的观众们展示中国运动员运动生涯结束后职业转型的发展风貌。人事司运动员保障处处长张锐铧说,这是人事司第一次在博览会上设立展台。
 
  张锐铧说:“我们设立展台的目的,除了展示运动员退役之后的风采之外,还想向社会和用人单位传达一个信息。大家一直觉得运动员五大三粗、头脑简单,但其实他们具备了非常多优秀的品格和素质。离开运动队走向社会的他们竞争力并不比别人低。”
 
  高志丹介绍说,目前全国共有运动员约1.7万人,每年退役的运动员约有2000人,其中政府帮助安排工作能够解决30%。不过他强调,政府安置并不是他们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他们更看重和鼓励的是运动员自主就业或者选择职业。他说:“现在国内体育产业越来越兴旺,在体育训练、教育、管理领域都需要很多的专业人才,在这些方面能够吸收不少运动员。政府安置运动员的主要去处也是这些地方,不过这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毕竟现在连高校毕业都不包分配了,我们更鼓励运动员自己创业,在这方面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力争建立一套‘组合拳’来保障运动员的再就业。”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被称为“更难就业季”。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运动员群体的就业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退役就失业”的问题。高志丹说,运动员群体更特殊,相对于大学生来说,运动员相当于二次就业,内心难免会有比较存在,会形成反差。而且运动员比较缺乏社会阅历,个人创业力量单薄,在有创业的想法后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因此需要给予持续性的支持。因此,要解决好运动员的“认识”问题,然后再解决“本领”问题,最后在政策的帮助下实现再就业。
 
  高志丹说,实际上对于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是从在役时就已经开始了。体育总局除了对运动员的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障之外,还推出了终身职业发展措施,引导帮助运动员加强教育和职业规划,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体育总局在2009年设立了“中国退役运动员创业扶持基金”,启动了创业培训、扶持退役运动员创办经营实体等工作,从2010年开始两批创业扶持共资助了1700人,扶持金额将近2000万元。
 
  不过高志丹同时也承认,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他说:“不过国家很关注这个问题,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我们还同国际奥委会合作,展开了运动员职业发展规划这个项目。要知道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
 
  在22日的博览会上,人事司还请来了现役跆拳道世界冠军吴静钰和退役之后在安徽宣城开展公益事业的自行车运动员汪诗宣到现场与观众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想法。还举办了“中国梦、体育梦、我的梦”追梦运动员事迹展示活动,记录了50位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职业发展历程和感受。张锐铧表示,人事司以后会更多地参与这样的公众活动,把运动员积极上进、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更多地向社会宣传。她说:“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参加展会的时候搞一个参展商的沙龙,给我们的运动员争取更多的实习就业机会。”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