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总理莫迪的妻子,尤称经济将超中国

时间:01-13编辑:佚名 今日资讯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今天我们中国人看不上印度也是有根有据。中国78年就开始大胆的经济改革,开放国门。二十几年天翻地覆,成为“世界工厂”.印度91年才开始打破其封闭的经济体系。中国改革以来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几乎达10%,过去10年达8%.印度过去10内的平均增长率不过区区6%.如今,十亿印度人中三分之一是文盲,60%的居民住户没有电力供应,官僚体制臃肿腐败,10%的政府财政赤字威胁着国计民生,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冲突不时把国家推向战争的边缘,国民平均收入不过460美元,远不及中国的三 分之二。印度何足挂齿?
  然而,在未来几十年中,印度很可能成为第一个通过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而起家的发展中国家。笔者不久前曾撰文指出,如果说九十年代的全球化是以制造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第一波”的话,二十一世纪初期将迎来以服务业打头阵的全球化的 “第二波”.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在“第一波”中占尽优势。但印度目前已经显示出其在服务业中对中国的压倒优势。那麽,制造业和服务业哪个对经济发展更重要呢?我们只需看一个简单的数据: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占产值的14%,吸收区区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如今服务业全球化正如火如荼,印度正在抢着分这块更大的饼。
  什麽是服务业?除了我们理解的餐饮、医疗、零售业外,服务业还包括软体设计,IT谘询,电话服务,金融分析,工业工程设计,医药研究等等多方面的业务。在这些领域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已经不亚於其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依赖。美国着名的硅谷不过拥有12万IT工程师,但印度的Bangalore竟集中了15万IT工程师。美国各大跨国公司,离了印度人的後援服务几乎都无法运转。举例而言,GE的资金服务部门有 16000印度雇员,GE的John Welch技术中心又有1800个印度雇员。美国政府的财政根基--税收财会,也越来越依赖印度人的服务。今年2万美国人的税表财会统计是在印度完成。明年预计将有20万个税表将被送到印度。而这些行业,是美国的神经系统。
  大部分中国人对此还缺乏基本的知识,印度却已经在抢滩登陆了。
  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於智慧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更重要的是,印度在这些领域已经发展出自己的名牌企业,能够把赢利留在国内。而中国的制造业,利润更多的是被外资剥夺,除了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外,自己获益甚少。许多美国人,早已把印度视为未来真正的超级大国。最近“商业周刊”出版了一期题为“印度的崛起”的专辑,对印度的竞争优势作了令人信服的综分析。首先,印度是个英语国家,这使之在占领国际服务业市场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正是对这一优势垂涎已久,日本正企图把英语作为其第二官方语言。其次,印度的金融市场较为健全,小型私人企业容易融资。中国的银行体系还是侧重服务国营企业,尽管外资滚滚而入,但连孙大午这样的民营企业家都找不到资金,不利於有竞力的企业成长,更难以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另外,印度的民主制度,正在开始发挥优势。司法制度的健全,在保护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方面,比中国有效得多。而服务业比起制造业来,更依赖这样的保护。同时,印度的人口年轻。如今,35%的印度人在15到59岁之间的工作年龄。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7%,远中国和美国的人口年轻。到时即使中国总人口仍比印度多,印度的劳动人口也将超出中国。而中国将负担更多非劳动人口的福利和医疗费用。要知道,日本从60到80年代之所以经济发展超过美国,一大原因就是其人口年轻。90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超出日本、欧洲,重要的因素也在於其人口比後者年轻。
  印度的崛起,已经不是个神话。而她的崛起,对中国提出的挑战远对美国的挑战要大。美国依靠自己的资金和制度优势,完全可以把印度的崛起变成自己发展的动力。中国则是和印度竞争瓜分同一张廉价劳动力的大饼。所以,如果中国未来几十年不能改革教育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建立独立的司法制度、促进资讯的自由流动,服务业在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根基。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被印度击败。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