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裁军是指裁减武装人员和军事装备的行为。通常指把军备裁减到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合理地相适应的限度。但在各国提出的裁军方案中,除限制军备外,也出现过废除军备的建议。裁军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调整、限制与裁减武装部队和裁减武器装备、禁止和限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削减军事支出,等等。
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裁军已不仅涉及常规武器,而且涉及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等。联合国还设立了负责限制军备和裁军的专门机构。自1979年该委员会的首届会议起,中国参加了它的工作。裁军也是联合国一个持久的辩论主题。自1946年第一届联大起,便开始讨论裁军问题。1959年联合国大会将“全面彻底裁军”项目列入议程,裁军遂成为历届大会辩论项目之一。许多代表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应把裁军节省下来的资金转用于全世界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联合国之外但又与联合国有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多边国际裁军谈判机构是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中国从1980年起参加了它的工作。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间缔结了一系列同限制军备有关的多边条约。中国自建立以来,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历来赞成争取裁军的斗争,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切合理主张;而且自己也提出过一系列旨在实现真正裁军的建议,并采取了许多实际的、有效的裁军步骤。一般而言一个国家裁军有几种原因:
1、战争结束之后的复员裁军;
2、为节省国家国防支出而裁军;
3、因与其他国家间的条约协定而裁军,以维持国际军事的均势或表达国家之间的善意。
裁军问题从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成为国际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些国际法著作中多有论述。有的国际法著作甚至将“裁军原则”作为国际法主要原则之一。裁军问题之所以成为现代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因为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世界霸权导致了军备竞赛。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孕育着新的军事冲突。为了避免爆发战争,各国开始重视裁军问题。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把裁军作为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工作之一。安全理事会负责拟定具体方案,提交联合国会员国,以建立军备管制制度。
1984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在首都京西宾馆会议厅召开。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表达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心:裁减员额100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冷战等国际局势下,中国军队的建设一直处于“盘弓弯弓箭不发”的临战准备状态。历史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和平力量也日益增长。
对此,邓小平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认为:国家的安全保障最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百业待举的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是大局,必须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一切要服从这个大局。“大局好起来了,国力大大增强了,再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更新一些装备,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陆上的也好,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民解放军的“臃肿”问题由来已久。裁军“消肿”,是邓小平很早的心愿。据不完全统计,邓小平从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间,对于“消肿”问题,谈了多达数十次。在此期间,虽进行过4次精简整编,但“消肿”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至1985年,人民解放军军费只有191亿元人民币,仅占同年美军军费的2%,不及前苏联军费的零头,而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却是美军的两倍,与苏军持平。对裁减100万,有些领导人担心会减弱军队的战斗力。邓小平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虚胖子能打仗?军队要多节省开支,改善武器装备,更要提高军政素质,这就必须减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