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分治后,因种种原因,成为缩敌。尽管两国政治人物都有和解的意愿,但受双方国内势力的牵制,短时期内不可能化敌为友,出于各自的需要,两国必然游走于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以换取更大的利益。
那么,穆沙拉夫辞职后,我们采取何种对策,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从经济方面下手,强化渗透力度,使之形成与我国密切联系的经济、政治、军事共同体。
第一、在经济援助上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使巴基斯坦经济和中国融化在一起。巴基斯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上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印度河平原和北部山谷是该国的粮仓,盛产水稻、小麦、棉花、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棉花、水果等产品还略有出口。该国地处热带、亚热带。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主要矿藏有天然气、石油、煤、铁、铜、铝土等。由于该国农业科技欠发达,工业科技水平不高,矿业开发一直低迷,加上国际援助治标不治本,经济振兴计划常常落空,经济刺激措施效果不大。有鉴于此,中国应及时调整对巴援助方案,首先,提高该国农业科技含量,实施“袁隆平科技计划”,扩大水稻良种种植面积,提升水稻品质,使巴基斯坦一跃成为与泰国、缅甸比肩的稻米出口国,在短期内给巴基斯坦农民得到实惠;
其次,加强矿业开发人才培训,增强技术应用软实力。巴基斯坦是英联邦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对外交流没有障碍,必要时,可以把巴基斯坦技术人员到中国国内知名大学进修,也可以请我国专家学者到巴基斯坦讲学,分享我国成熟的技术成果,以缩短技术差距,达到立杆见影的目的;
第三,建立中国援助基金,对基金的计划、施用、发放、回收由中方实行全程跟踪,以保证效果,不出差错。
第四,加强贸易往来,扩大贸易品种和范围。2007年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54.33亿美元,增长28.2%,向中国出口11.05亿美元,增长9.7%,对中国贸易逆差达43.28亿美元,增长33.87%。 这种不对称的贸易往来,虽然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争议,但经长期的发酵容易引起巴基斯坦民众的反感,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要做的主要有:扩大原产于巴基斯坦铁、铜、铀等矿藏的进口,特别是铀、铜等战略矿藏作为长期储备;增加原产于巴基斯坦水果的订单,特别是芒果、番石榴、桃子、葡萄等品种;适当进口原产于巴基斯坦的手工制品,如地毯。
第五,适当向基本设施投资倾斜,建立西北连结中亚的大通道。瓜达尔港是中国通往西亚以及欧洲的桥头堡,该港靠近霍尔木兹海峡,世界石油供应的40%都要从这一海峡通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该港还在建时,西方就妄称中国军事的存在。《日本时报》的文章称,未来建成的瓜达尔港存在军事设施,可供解放军海军使用。港口附近早已存在中国的侦听基地,用于监视途经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拉伯海的航运活动。随着瓜达尔港投入使用,它将成为中国在印度外围部署的前沿设施的“中央节点”,这表明中国正在平静“蚕食”印度的战略“后院”。这些话虽然刺耳吓人,但也反映了中国政府的战略眼光,也点中了巴基斯坦的死穴,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在巴基斯坦经济中还是软肋。现在,该港已移交新加坡管理,并已收到一定的收益,但是由于其他基础设施跟不上,问题还存在不少。今后,可考虑建立诸如复制中国特区的做法,辐射巴基斯坦全境,通过该经济特区,中国可以绕过美国、欧洲贸易壁垒,打入美国、欧洲市场,如果中国建立从新疆延长到该港的铁路,再加上一条通往中国、印度的输油管道,加上该港周边建立中国援建的大型练油厂、钢铁厂,以及设施完善的金融、服务中心,该港将来可以成为巴基斯坦的“香港”,其发展前途无法估量,这样,一方面,中国从中得到实惠,巴基斯坦也达到强军富国的目的,两国在经济合作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自然融为一体。届时,中国可以以反恐和保护中国利益为由,应巴基斯坦政府的邀请,加强在该港军事力量的存在,这时,印度等国也无话可说。因此,中国要在巴基斯坦政坛风雨飘摇之际,审时度势,以经济渗透为主,静观其变,加大投资,扩大合作,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