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杀死母亲后将尸体藏在冰箱近一年,你怎么看?

时间:11-15编辑:佚名 今日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这个案件的新闻报道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儿子弑母分尸,案件当事人儿子龚宇伟不是大众印象熟悉的杀人犯形象“内向、沉默寡言、易怒“,在邻居、同学及母亲同事等身边人对母子俩的描述中是这样的:“和善儿子如此恶行邻里均称意外” 大学同学眼中的龚宇伟“善良、聪明、有人缘、正在攻读电机工程、活跃于校内的工程俱乐部”母亲龚柳云令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她“深深以儿子为傲”。在外人眼中母慈子孝且都是优秀的人,他们一家的生活应该美满幸福,以至于命案发生后母亲龚柳云无故不上班一年也没人想到她已经遇害。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像中国那么亲密,对于突然失踪的人不会投以过多的关注。

报道中是这样描述引发命案的原因的:“龚宇伟向警方表示,他和母亲去年9月就自己是否应该放弃学业开始工作这个问题上产生争执,在“意外情况下”将母亲杀死。”

母子二人争议的点在于是否应该继续学业,儿子龚宇伟希望结束求学开始工作,母亲却坚定的持相反意见,终于在两人再一次的争吵中引发血案。母亲是无私的,可有时也是专横而霸道的,作为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龚宇伟早就应当拥有自主决定自己未来的决定权,可是母亲却不想放手。这样的母亲或者说家长在中国社会并不少见。他们以孩子为中心,将自己所有时间精力、物力财力全部集中到孩子身上,也将自己想实现的生活与目标转移到孩子身上,后半生的荣辱都捆绑到孩子身上,以子为荣亦以子耻为耻,望子成龙身、望女成凤。他们的眼中孩子只能做得最好成为父母的荣光,母亲袭柳云便是将儿子“打造”成为自己的骄傲,所以才不能接受儿子放弃学业的想法。

也可以说这个案件就是家庭教育问题的缩影,孩子是独立的个人,既不附属于父母更不是父母达成梦想的工具。完全以孩子为中心失去自我,所有的感情精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长大要独立时这样的父母会瞬间失去生活的全部,才会对孩子正常的需求表达横加干涉。这样的“爱”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百害而无一利,要么孩子成为不能独立的事事需要父母的”巨婴“,要么就是本案中的情况,还有一种更好点的,孩子长大之后以上学、工作、结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理由远离父母。鸟大了要飞,父母应该做的只有放手,孩子重要也请不要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每一个人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某某的妻子/丈夫、某某的儿子/女儿或者某某的母亲/父亲。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