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IPO注册制实施的利弊分析
临近年末,股票发行注册制度加快了推进的进度。不过,面对注册制的全面铺开,投资者却感到了恐惧。
不可否认,投资者的恐惧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注册制的全面铺开无疑扩大了市场的融资需求,从而为股市带来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审核制度的改变,上市公司的质量问题又备受质疑。由此可见,如果盲目推进注册制度,将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与以往的核准制相比,注册制并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即只要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符合要求,把该披露的信息披露出来,则其能否顺利上市,就完全由市场进行判断。
针对这一模式,其实既有利又有弊。
有利之处,即打破核准制下,发审委“一揽大权”的局面,上市公司无需为“人情”而烦恼。此外,注册制下,IPO长时间排队的现象有望得到解决。随着拟发行公司的批量上市,将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至于注册制的弊端,莫过于新股的批量上市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不过,这并非最核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注册制下,因企业上市基本由中介机构负责,而监管部门的审核权力却发生改变,仅进行形式性的审核。因此,中介机构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成为推行注册制的关键。
站在中介机构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欢迎注册制的到来。因为,在注册制下,中介机构无需为IPO排队时间过长而烦恼。对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业务需求。
不过,在注册制下,因监管部门的审核权力发生改变,完全把决定权交给中介机构,则中介机构的信用与责任问题就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
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繁出现违规造假等问题。而中介机构往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胜景河山到万福生科,再到近期的海联讯,一系列的违规造假案件均与中介机构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在新股发行上市的过程中,中介机构并未履行尽职尽责的义务,反而成为了纵容上市公司违规造假的对象。
在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违规造假案件中,以平安证券为首的中介机构却遭到媒体的多次曝光。 2011年,参与胜景河山首发的平安证券,因其存在保荐不尽责的问题,被证监会出具了警示函的措施,并对相关的保荐代表人采取撤销资格的惩罚。
最新或2022(历届)年,万福生科违规造假案,平安证券再度成为证监会处罚的对象。其中,在此次事件中,平安证券被处以7665万元的罚款,并暂停了3个月的保荐资格。此外,平安证券还履行了赔偿投资者1.79亿元的责任。
最新或2022(历届)年,证监会颁布了海联讯的信披违法惩罚措施,并对上市公司处以822万元的罚金。不过,平安证券作为海联讯的主要责任机构之一,且其之前已多次牵涉类似的违规造假案件。因此,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的最终惩罚力度将影响到未来中介机构的整体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