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运会游泳冠军庆文怡为什么会猝死

时间:01-08编辑:佚名 今日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据腾讯体育等多家体报道,11日9日凌晨,在首届青运会上夺得女子蛙泳两枚金牌的北京游泳新星庆文怡猝死于北京国家队宿舍中,年仅17岁。

  据报道,9日凌晨三四点钟,同屋队友被庆文怡的一声大叫惊醒,赶紧开灯叫她,发现她没有了回应。室友请队医过来进行了初步诊断。队医认为情况不好,叫来了120 救护车。

  救护车医生一边对她施行紧急抢救,一边将她送到天坛医院继续抢救。此事通知了庆文怡的父母、国家队、北京队、北京市体育局的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后, 他们分头赶到了天坛医院。

  在实施了将近1个小时的抢救之后,天坛医院宣布庆文怡去世。

  □官方

  具体原因正在了解中

  作为主管单位,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主任王路生在确认了庆文怡这一噩耗的同时,也表示整个事件比较突然,目前还在了解中,中心会与各相关人士做好善后事宜。

  王路生首先确认了庆文怡在9日凌晨3点左右突然去世的事实,随后表示了对此非常惋惜和痛心。外界传闻,庆文怡是因心脏问题离世,对此王路生并没有给出准确答案,“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也感到很伤悲,但具体的原因还没有结论,还需要跟医院以及北京游泳队了解后才会有结论”。

  据了解,庆文怡是一个非常开朗活泼的女孩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队友透露,庆文怡是个清新可爱的小姑娘,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有时候还会搞搞怪,这样走了确实太可惜了,“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一事故不仅是游泳队的损失,庆文怡的很多朋友和队友也非常惋惜。庆文怡的微博“庆文怡呆呆”下有她好友的留言,“太多的话都还没有跟你说,实在太突然。已经好几年没见面,说好的一起吃饭(都没成行),愿你一切安好,想吃什么就去吃,没人再让你控制体重了”。

  □回顾

  曾夺青运会两金一银

  庆文怡2010年参加了北京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代表海淀区万泉河小学,项目是100米蛙泳。此后,她迅速崭露头角并入选北京队,继而成为国家队代训队员。

  庆文怡高光时刻是不久前刚刚在福州结束的首届全国青运会。在蛙泳100米决赛中,庆文怡以1分08秒99的成绩获得冠军。夺冠后的庆文怡表现淡定,她当时说,结果自己已经想到了,“毕竟在这个项目上我有优势,但这个成绩不是很理想,我应该还有进步的空间”。

  两天后的200米蛙泳决赛,庆文怡依然是这个项目上的夺金热门。200米蛙泳项目上,丹麦名将彼得森保持着2分19秒11的世界纪录,国内的纪录则是海军名将齐晖保持的2分21秒37。200米蛙泳庆文怡先发制人,50米时转身就领先第二名一个身位,100米转身时第二名已落后她两个身位,到150 米时她领先第二名黄凯雯达3.76秒,最终以2分30秒39获得冠军。

  作为1998年出生的17岁小将,庆文怡在蛙泳上有很深的造诣,她也是此次青运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庆文怡代表的北京顺义队再次夺下一枚银牌,而她并没有遗憾,“虽然只拿了银牌,但是游出了自己都没想到的成绩,真的超级开心”。

  □专家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生理专家闫守扶教授

  运动性猝死多为心脏问题诱发

  闫守扶教授首先从运动生理上来分析了一下“猝死”产生的根源。“运动性猝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运动场上出现问题,还有一种是运动后在6个小时、甚至是24小时,都有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

  对于“运动性猝死”,闫教授指出,并不是只要运动就会发生,一般是由特定的条件引发形成。“猝死”必然是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心血管系统,其中心脏问题较为多发。对于运动员而言,一般情况下的运动强度达不到诱发的强度。

  闫教授分析说:“心脏问题导致猝死,其中一个可能是心脏的心肌肥厚,第二个是冠状动脉畸形。还有一种可能和左心室有关,左心室是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排出,然后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最后一关,如果左心室肥厚,也会导致这个问题。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心肌肥厚、血管畸形这些问题不太严重的话,不会有明显的感觉,只是在运动的时候才可能会诱发。”闫守扶教授还指出,还有些情况,比如休息得不好或者过度疲劳,都有可能诱发这一问题。

  建议大众采取中等强度的运动

  对于如何避免“运动性猝死”,闫守扶教授给出的建议是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在参加世界性的马拉松时要有健康评估,这在报名时有明确规定,若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或者心脏有问题,都不可以参加马拉松比赛,甚至最近一周有过感冒也不允许参加。健康评估是对于运动安全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运动能力测试,你要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我们建议大家采取中等强度的运动,就是65%-85%的强度。可以在运动过程中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自己心率的变化或者主观疲劳的感觉,通过自我评估来进行调整”。

  闫守扶再三强调运动要量力而行,“锻炼是为了让身体变得更健康,很重要的一个原则是量力而行。你不能说在运动中总是和跑得最快的那个人去比较。运动过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跟自己比较,这样相对安全,不要勉强。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过于勉强,或者说比赛的现场加上朋友助威,导致头脑发热。马拉松出现意外的猝死往往都是在最后的五公里。疲劳就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如果人没有疲劳感那就累死了。”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闫守扶教授认为,其实他们和常人是一样的,“如果你连基本的健康都保证不了,就不可能拿到优异的比赛成绩”。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