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据报告,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以55%的比例居首,“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别以17.5%和15%的占比位列二、三位。此外,另有7.5%的暴力事件是由“偏激心理”引发。报告指出,这种心理带有很强的青春期烙印,甚至出现因看不惯对方相貌、行为而产生欺侮、殴打等行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个省市的5864名中小学生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校园暴力并不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但它的不断升级,却是不可否认的,因而也最应引起警惕。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些校园暴力中,女学生暴力事件日渐突出。有专家称,这与当下的性别“中性化”有关。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女生暴力”“女生侮辱”等字眼儿,可搜出大量相关信息。暴打、强迫喝尿、脱光殴打、用烟头烫、用仙人球刺……手段之残忍,令人瞠目结舌。这些涉案女生,最大的不过十七八岁,小的不超过12岁。然而,比暴力更可怕的,是她们对暴力的不以为然和对犯罪的麻木。
事实证明,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只身体的伤痛,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小颜从痛苦中走出来,用了漫长的五个月的时间,如果不是少年司法社工的及时介入,她很可能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小颜坦言,她也曾想过报复,但社工对她的心理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疏导,让她明白,有时“以牙还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内心深处建立一种“秩序”,而这种“秩序”将决定他们对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对世界观的选择。对于施暴方而言,还在懵懂期的青少年会认为,拳头比道理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如果接受了“用拳头打天下”的道理,日后的成长必然令人担忧。
残酷的青春谁之过?
当本应充满朝气的童年和青春被一团灰色笼罩,孩子们眼中突然增多的暴戾与恐惧诱因何在?谁又该为此负责?
受到伤害后的小颜无数次地质疑,“她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一件小事就会大打出手?”小颜说,当得知自己要被围攻的时候,她侥幸地认为这些比她还要小一届的孩子,肯定不会为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动手,况且她已经就此事道过歉了,解释清楚就会过去。没想到自己竟毫无防备地被一阵巴掌扇得眩晕。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施暴的孩子放纵着自己的暴力行为,不顾道德的谴责甚至抛开了法律的禁锢?校园暴力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据在校的中学生介绍,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种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大部分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虑,并不重视普法教育,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最新或2022(历届)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5%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法制教育缺失,加上相关法律、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也只有8种严重犯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也容易使他们形成“漠视法律”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