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老兵境遇宵壤有别
老兵返乡探亲,固然在大陆出现了悲喜交织的画面;但是,在台湾同样又出现了另一种始料未及的现象。在老莫的年代是被迫出现老夫少妻,开放探亲之后却出现了年龄差距更大的老夫少妻。
据《中国时报》2003年11月的报道:“隐身在台北市信义区的大我山庄,是近千名老兵的家。上百间单身老兵宿舍,现在成为部分大陆淘金女的落脚处。除了有地方可以住宿外,也分享老兵的退休薪俸。大我山庄在最近五六年间,大陆新娘人数从原仅几十人猛增到300多人,现在的山庄早已悄悄变身为‘大陆新娘村’。”
报道还称,“大陆新娘‘老少配’引起台湾境管局的注意,认为年龄差距太大是大不幸。然而在台北的大我山庄,有300余对老夫少妻,夫妻年龄相差30岁仅是起步,差40岁以上均属正常而其中绝大多数新娘年龄约?0岁35岁间,与老兵的岁数差距颇大,差35岁50岁的都有。”
夫妻之间相处是苦是乐,外人无从评断,大我山庄在老兵探亲后,大陆新娘纷纷进驻,老夫少妻在添了喜乐之后却也有了悲苦:“56岁的江西籍李大姐,是山庄里的资深大陆新娘,嫁到台湾7年多,老公却在她差9天即将领到身份证的时刻,因为心脏血管栓塞,在荣总医院手术台上从此没有醒来。最后关头拿不到台湾身份证,李大姐有遗憾,但对过世的老公,李大姐心中有更多的不舍。”
有的人好不容易临老找到终身伴侣,风烛残年老来得子,可惜天不假年,想要享受含饴弄孙之福,难如上青天。有的老兵弟兄娶妻时已是花甲之年,老夫少妻,妻子多半冲着老兵手里的积蓄,即使老兵年纪够当她父亲,为了钱,一切好谈,等钞票骗到手,一走了之,使其终生心血一夕成空,类似的悲剧时有所闻。
当然,众多老兵之中,儿孙满堂、不愁吃穿的也不在少数。有的老兵,由于吃苦耐劳,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做生意发了大财,成为海峡两岸知名大老板、坐拥亿万财富的人,也所在多见。机遇不同,各人的晚年生活,也各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而尽管若干台籍人士对老兵怀有敌意,但相处日久,彼此之间培养了深厚情谊的也时有所闻。
近年来,台湾传媒经常报道某退伍老兵,亡故之前把毕生积蓄全数捐给贫苦人家的故事。有的慷慨解囊的老兵,半辈子靠捡拾破烂维持生计,一块钱一块钱地积攒,凑成100万,这钱本应是他的棺材本,最后竟然全部捐给社会弱势团体。诸如此类的感人事迹刻画了大陆老兵遗爱台湾的伟大人格。
探亲开启两岸开放大门
让老兵回家,是国民党继其解除戒严之后,蒋经国送给老百姓最实惠的一项精神礼物。然而,一旦两岸打开了自由探亲、自由旅游的“闸口”,不仅仅为数近40万的老兵受惠,其他近2000万不是老兵的台湾老百姓,也共蒙其利。
紧接着老兵获准回大陆,一般老百姓也以探亲之名,行观光旅游之实。台湾的老百姓沾老兵之光,也可以借机回大陆寻根、祭祖、饱览大好河山壮丽风光。开放之初,台湾当局心里也有数。台湾中正机场进进出出的旅客中,往返大陆的台湾民众,真正具有老兵身份的不过十之一二,其他8成以上的通关旅客,都是如假包换的土生土长的台湾民众。老兵带着复杂的心绪,带着“近乡情怯”的心情,步上返乡旅途;而本籍台湾的民众,则是带着尝鲜的心态,到大陆走马观花。两类人的心态,完全不同。
紧跟着开放民众赴大陆观光,大批富于冒险精神的台商,也随之成行。他们拎着简便行囊,往来两岸,为开创事业第二春而打拼。两岸“人流”和“金流”的逐步开放,为两岸关系开创了全新的局面。愈来愈多的台湾民众,终于能够实地亲睹祖国的壮丽山河。
20年前的开放探亲,国民党当局的考虑是为了老兵;但是,这一步跨出之后,开放的势头就停不下来。这也是两岸开始交流的第一步。根据台湾陆委会在1997年出版的《跨越历史的鸿沟——两岸交流10年的回顾与前瞻》一书中的《交流10年大事表》,首开两岸交流滥觞者即为“政府基于传统伦理与人道考虑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才有开放大陆农工产品间接输入、开放大陆台籍前国军人员及眷属返台定居、开放大众传播事业赴大陆地区拍片等措施。老兵的一小步,造就了两岸交流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