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高新区GDP“副班长”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后,东莞以外贸为主导的传统经济模式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尤其到了2009年,东莞市的GDP增速骤降至5.3%。
2009年至2011年,东莞GDP增长率连续3年在广东省排名垫底,最新或2022(历届)年数据也仍显惨淡,排名倒数第二。
虽然,20世纪80年代的东莞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电子加工业为例,鼠标、键盘、显示器全部在同一工业区内,可以提供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
为了方便企业进驻,东莞政府曾一度特设了“来料加工办”,以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在这种行政审批制度和服务环境下,不少制造业落户东莞,甚至有台湾、日本、欧美的企业。
据东莞市统计局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4年,东莞市连续3年GDP增长率超20%,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连续多年增长率都在18%以上。
但在东莞市2002年的政府报告中,就提到经济结构正处在优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现代服务业还很薄弱,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不强,对外资依赖程度过高等,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非常迫切。”
该报告还明确提出了要完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首期开发工程,并表示,松山湖是未来东莞的经济科技中心。
然而,一直发展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在东莞其他镇区的GDP都达到300亿元时,松山湖的GDP始终未超过200亿元,与广州高新区相差1061.7亿元,甚至在东莞市的排名都是最后一位。
重庆青年报记者在松山湖管委会办公室了解到其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9月制定的“赶超战略”。其中指出了招商引资陷入困境的问题所在——“外资”仅来源于港台,跨国企业占比低;并且,政府独干,难适应发展形势。
“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工业增加率、单位土地产值不高,部分规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这是园区刚刚整理出的年度总结。
“产业升级后,20多个产业园没有什么起色。”肖功俊了解到,“ 比如政府拿钱扶持松山湖产业园,但是其依然空置率高。”
重庆青年报记者在松山湖管委会的总结中看见,其购地项目中确实仍有38个项目、56宗土地未动工建设,土地效益没发挥。
一名当地政府官员表示,去年扫黄之后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他产业起色不明显,但政府财政收入还是有比较大的增长,就是靠对企业查税、补税。
“世界工厂”的明天
1月26日,东莞市政府在当地两会召开前发布了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坚定制造业强市发展方向,打造国际制造名城。
其中提到,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1万亿元向2万亿元跨越,拥有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2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稳居全国制造业城市第一梯队。
“现在的发展形势不一样了,深圳、广州的企业转移到东莞之后,地价、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太高了。”在大朗镇做印务的肖功俊深有体会。
要说东莞“三来一补”的经济模式,得追溯到1978年,港商在东莞虎门镇创办的全国第一家对外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
港商的投资开动了东莞前进的马达,随后深圳的转型则让东莞借势扶摇直上。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早先开始产业转型升级,因此部分加工业流向了紧邻深圳的东莞。
在东莞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依靠外来的企业力量,本土的民营经济一直不是很强。很多企业都只是在东莞建立一个研发或生产基地,总部大多不在东莞,像深圳的华为、酷派等就是如此。
肖功俊分析,“ 原先东莞相比深圳具有土地优势,地租便宜,劳动力价格也低廉,对于打工者来说租房也适宜,所以大量流动人口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