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目前,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文章和著作中,都有南京保卫战的内容,但关于进攻南京的日军兵力部署,有许多不同的叙述。如有的说:“日本二三十万大军围攻南京”。究竟是20万还是30万,不很明确。有的说:"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上海派遗军(以朝香宫鸠彦为司令官,辖藤田进的第三师团、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山室宗武的第十一师团、荻洲立兵的第十三师团、中岛今朝吾的第十六师团和伊东政喜的第一〇一师团)和第十军(以柳川平助为司令官,辖谷寿夫的第六师团、牛岛贞雄的第十六师团、末松茂治的第一一四师团和第五师团国崎支队),协同海军,攻占南京。松井石根接到命令后,除以第一〇一师团留驻上海外,集中全部兵力,分三路直扑南京:右路以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师团,沿京(宁)沪铁路向西进犯,攻夺乌龙山要塞,并渡江北上,切断津浦线和江北大运河,堵截南京守军北撤之路;中路以第三、第九师团,循京(宁)杭公路攻击南京,左路以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沿广德、宜城一线西进,直取芜湖,切断南京守军沿江西去的退路。”南京大屠杀有多少日军,南京大屠杀时日军兵力?
但实际上《大陆命令第八号》极为简单,原文是:“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理活。而根据其实际进军的情况来看,上述“右路”“第十一师团”,实际上只有这个师团的天谷支队(步兵第十旅团长天谷直次郎少将,以第十二联队为基干),协同第十三师团主力。在镇江渡过长江,迂回中国军。而该师团主力则开赴台湾(淞沪战役时,日统帅部曾从台湾守备队抽调兵力,组织重藤支队,增援上海)。
第十三师团一部分在江阴渡过长江,主力则在镇江渡过长江,堵截南京守军北撤之路。但这个师团派出了山田支队(第一〇三旅团长山田梅二少将,以第六十五联队为基干),沿长江南岸进攻,直到南京近郊的幕府山。
所述“中路”“第三师团”,实际上只派出了“先遣队”参加对南京的进攻,占领了南京的通济门和武定门。而该师团主力则在苏州方面。所述的“左路”“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并非全部“直取芜湖,切断南京守军沿江西去的退路”,而只有第五师团国崎支队(第九旅团长国崎登少将,以第四十一联队为基干),在采石以北的慈湖镇渡过长江,从乌江进攻并占领了浦口;第十八师团侵占了芜湖。其余均为正面进攻南京的部队。
还有第一〇一师团,虽然在占领上海后担任上海附近的警备,以后转向杭州进攻,但其大岛部队(可能是一个大队),却与十六师团等一起,从苏州、江阴、常州向南京追杀,在其为炫耀武功所拍摄的众多照片中,有在南京城外俘虏中国军1.5万人和在仙鹤门屠杀4000俘虏的两张照片,成为其参与南京暴行的铁证(见《支那事变纪念写真帖——伊东部队》,军御用达三益社,昭和十四年)。
还有海军第十一战队,从镇江向乌龙山炮台和南京下关江面进攻,在中山码头登陆。
从正面进攻南京的日军部队有:第十六师团(从汤山、麒麟门到中山门、下关)、第九师团(孝陵卫以南到光华门)、第一一四师团(袜陵关、方山、雨花台、中华门)、第六师团(牛首山、板桥、雨花台、中华门、江东门、三汊河)及海军第十一战队(从乌龙山至下关江面)。加上上面说的第十三师团的山田支队,第三师团的“先遣队”,第一〇一师团的大岛部队。而从南京外围迂回的则有上面说的第十一师团的天谷支队,第十三师团主力、第五师团国崎支队和第十八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