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或2022(历届)吉安市过年吃什么,吉安市鼠年过年民俗大全

时间:01-11编辑:佚名 节日习俗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生 产 习 俗

  【伐木】进山砍木时,先在山口选一大树,把三牲供品摆在树下,杀鸡鸣爆焚香,然后把涂有鸡血的钱纸绑在树上祭山神,称为"开山"以避崇邪,祭过神的大树不能砍伐。
  【狩猎】狩猎首先要有一条好猎狗和一杆好铳,猎狗一般不用本地狗,而是从湖南攸县一带买来的良种猎狗。新捉回的猎狗,先要到土地和司命娘娘牌位前礼敬。猎狗进的门洞称为"霸王门"。猎铳称为"神火"。狩猎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赶山"(围猎),有装地铳打,绳索吊,药物毒,夹箝捕,地笼关等等。
  【开船】船帮开航,烧香鸣爆,杀鸡煮肉,叩敬天地。武功山的木竹多水运。溪漳漂木,叫"赶羊"。散木略扎成排撑行,叫"放小水"。待到大河,交木竹穿榫固定成排,叫"做排"。一条排叫"一罗把",七、八条"罗把"连接,叫"一挂排",数挂排组合,称"一蓬排"。
  【走纸棚】武功山的土纸,柔软细白,自古闻名。除供寺庙道观钱纸消费外,还远销萍乡、浏阳、醴陵等地,用作制造烟花烛竹。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武功山的纸槽就在山下墟镇请纸工。纸工应聘进山入棚,叫"走纸棚"。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五日,纸槽都要歇工1天,打酒买肉,庆祝蔡伦先师生日。
  【行业公会】民国28年(1939)安福县从事阉割的艺人,成立"聚华公会",取纪念鼻祖华陀之意,会员入会时须交稻谷一担作会费。"聚华公会"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即华陀生日)和五月初五,召集会员开会聚餐,以办理帐目结算,调整会员经营范围,批准新会员入会等事项。
  【班戏】旧时农闲季节,安福县风行搬戏,搬戏即请戏班唱戏。乡间以祭祀、喜庆、许愿、立娘娘坛、开赌等各种形式请班唱戏。往往一乡搬戏,数乡聚观,每次少则十天,多则连演二个月之久。请班唱戏时,乡民需行"斋戒",甚至成群结队游团"治煞"。

  礼 仪 风 尚

  【家庭宗族】旧时,大家庭多。明朝洋门嘉溪村王之礼,兄弟六人,百余人口,合炊数十年未分伙,画"百忍图"于墙上,提出"大要量,小要让"的治家原则。族有族规,家有家规。民国末年,安福县有姓氏137姓,不少大姓均在县城建有宗祠,春秋会祭。其中不少是富甲连城的大户,如洋溪的"郁十万",边村巷口的""童十万",江南冷水坑的"王十万",甘洛山下的"钟十万",山庄东冈的"刘十万"等姓。也有不少名门望族,如西汉安成侯刘苍之后的茨溪刘氏,三国东吴周瑜第二子都乡侯周胤之后的蜜湖周氏。东晋安成大守刘遐之后的笪桥刘氏,会稽望族东晋义熙时安成太守谢瞻之后的东门谢氏等。在整个安福姓氏中,刘姓人数为各姓之冠,向有"刘半县"之说。各姓多聚族而居,自成村落。笪桥刘姓,出现了一批诸如道教上清派祖师魏夫人,禅宗七祖行思及刘弇、刘元宾、刘沆、刘日升、刘分 、刘敞、刘奉世、刘建绪等中国名人,形成了一种笪桥刘氏文化现象。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运动的开展,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独生子女户日趋增多,小家庭不断出现,宗族关系、宗族观念逐渐失去了发展基础。 
  【四乡风尚】安福县按方位习惯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在四乡中,南乡的土地面积与人口占全县的三分之一,南乡又分上南乡和下南乡,甘洛以上称上南乡,寮塘称下南乡。上南乡语言与风俗习惯与其他三乡有明显的差异。古时安福县"三千烟",即3个千户以上人口的村庄,上南乡就达2个(三舍、金田)。田少人多,土地多瘠,生存空间小,人与人,村与村,竞争激烈,因此上南乡历代外出做工经商,读书做官的人较之其他地方多。东、西、北(包括寮塘乡)三乡,境内多山,人口密度较小,人少田多,又得以泸水河灌溉,土地较肥沃,舟楫便利,因此安福县政治经济中心多设在东乡与西乡。 
  【婚嫁】旧时,男女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论金钱门第。婚仪繁琐,要合八字,回礼单,摘样,定婚,写婚书开亲,择送结婚日期,置办嫁妆等等。结婚那天,女的坐花轿出嫁,花轿上贴轿封。轿封即对联,上写男才女貌,幸福谐老一类内容,先由男方写上联到岳家迎娶,女方要对下联。第二天新人拜见翁姑,叫"庙见礼"。这时大家把锅墨灰擦在翁姑、新娘及媒人的脸上,并且要把饭甑盖罩在翁姑头上,大家敲响甑盖。
  【生寿】新媳怀孕,姊妹要送鸡和猪肚等礼物,称"好事礼"。孩子生下后,女婿要携礼物向岳父母报喜,谓之"报叼",如生男孩,送礼的酒壶嘴要塞住,并要送公鸡一只。孩子生下三天,做"三朝酒",尊外公外婆坐首席。小孩取乳名,一般取愚鲁掘贱之名,如狗仔、牛仔、"磨气"、蠢子之类,以反其意而祈孩子长命富贵,聪明灵俐。县人一般周岁、十岁、六十岁生日祝寿。满花甲后,逢十做寿,庆寿活动由子女出资主持操办,寿席主食寿面、寿饼。
  【过屋】过屋,俗称"过火"。旧时,过火要择吉日良辰,一般是黎明前迁居。先从老屋端火种到新屋去,叫"接火"。同时,老屋的香火也要移到新屋去,称为"过菩萨"。此外,先在老屋厨房生火煮饭,饭后在捞好的生米饭上,插上10双筷子,盖上一块红布,移到新灶上去蒸。离旧屋时,邻居不送,谓之难舍难分。到了新宅,新邻鸣爆迎接,叫"接火"。这天,新宅要贴门联,设宴招待亲朋及新老邻居。
  【宴客】婚丧喜庆,均要办酒席招待亲友,亲友也须送礼以示庆贺。做喜事的人家必须先请亲友吃酒,亲友然后送礼赴宴,这叫"不请不送"。但本家族,必须先送礼,然后再请,这叫"不送不请"。酒席一般尊舅父为首席。尊一、二、三席时,须奏乐、鸣爆、擦揩座位、作揖、斟酒等。旧时,大年初二请"生客饭",席中须有一大碗红烧鸡腿,以示岳家富有好客,但由于穷,鸡腿大多是从邻居处借来的,未熟,上系各色丝线以示区别,泼上色素而已。不知内情者误食之,往往闹出笑话来。

  节 令 习 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从初一凌晨起,家家户户竞相早起鸣爆"开财门"接天神,以图新年吉利。旧时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素食,吃上年(除夕)余下的饭,意为"有吃有余"。早饭后,拜年则是春节的一项主要活动。农村一般是男人在本村范围内拜年,先拜土地祖宗,然后拜家族。初二以后,男人向村外戚友拜年,俗称"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实四野姑丈"。除拜年外,互相请客吃春饭,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乡里亦称"过月半","完元宵"。从十一到十五,每到晚间,村村火树银花,鼓乐喧天,家家迎灯,户户接彩,农村媳妇争扯龙头上的须,以求子嗣。到十五夜,所有草札龙灯,在举行走坛神的仪式后,即行焚化。
  【吃新】吃新即尝新,在"小暑"至"大暑"之间,早稻开镰之前举行。节前要用轿子接外公外婆前来赴宴。亲朋好友,长辈老师也是节日必邀的客人。吃新这一天,男女老少均不下田劳作,家家户户过节。男丁们首先到稻田里熟的丰满稻穗,供奉于家中神龛之上。主妇们则持少量新谷用碓舂成新米。节日主食新米饭和粉蒸肉,以庆丰年。旧时此俗,四乡皆兴,现仅盛行于南乡和北乡一带。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为"除夕",俗称"三十晚上",是一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日清晨,上坟墓奠扫先人,然后在门上张贴门神纸(春联)及各色年画。午间设丰盛家宴,合家团聚过年,称之"团年饭"。饭后,沐浴更换新衣,儿孙向父辈辞年团拜,长辈们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