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聘乱象多 大学生被安排陪酒

时间:11-15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现象 大学生求职不容易

虽然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对于自己找工作的经历,郑州某大学毕业生徐艳还是记忆犹新。徐艳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她在网上看到河南某酒店发布的招聘信息后,就按照网站上标注的邮箱地址发去了自己的简历。第二天,徐艳接到该酒店员工的电话,对方让其第二天上午到酒店面试。面试期间,徐艳见到了酒店的几位领导,他们就薪水和今后的工作内容进行了交谈。“他们告诉我入职后从大堂经理做起。”徐艳说,当自己按照约定来酒店上班时,却被安排陪客人喝酒,还要向他们推销酒水等。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正经工作,找酒店负责人讨说法,却被告知新入职的员工都要从这做起。”徐艳说,“我与他们没签订纸质合同,有理也说不清。”考虑到今后的职业规划,徐艳最终决定辞去这份工作。

谈起在线招聘被骗,河南某大学大四学生李婷婷也感触颇深。据李婷婷回忆,今年1月份,她在网上看到某房地产公司招聘会计,便投了简历。“第一次面试很顺利,没说几句话,总共谈了五六分钟。”李婷婷说,面试她的是一名女经理,女经理承诺每月给她2500元工资。“她对我说,进房地产行业工作必须接受岗前培训,还要缴纳培训费400元。”

培训时,李婷婷被安排到一个小区的地下室里,和她一起上课的有二十几人,“大部分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李婷婷说,培训结束后她拿到了《房地产岗前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当李婷婷拿着结业证书再次来到当初应聘的单位时,却被告知,公司现在不需要会计了,让她做文秘,试用期工资一个月500元。“当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李婷婷说,她当场拒绝了这份工作,“400元培训费打了水漂”。

师广亚从广东省某大学毕业后,直接回郑州找了份工作,“面试时公司承诺每月给我5000元,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却被扣除种种费用,到手时还没有说定的一半多”。他告诉记者,自己来现在的单位快一年了,实际拿到的工资与当初说定的还是相差很多。“现在换份工作不容易,工资少点儿总比没工作强,还是先干着吧。”谈到今后的打算,师广亚叹口气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求职除遇到上述情况外,还经常会发生身份证被扣押、创意设计未经允许被窃用、试用期被延长等问题。

分析 互联网招聘规模大、乱象多

“校园招聘会、现场招聘会太少,企业到现场招聘对专业要求严格且招聘人数又少。”郑州某大学毕业生张毅前几天刚经历过一次校园招聘,他感慨道,“为了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我和同学会选择在网上海量投简历,多投一份简历多一次工作机会!”

“目前,通过网站找工作成为大学生群体应聘的主流方式,在线招聘企业中往往掺杂着一些不正规的企业,他们发布的虚假招聘信息成为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大障碍。”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黄龙说。

《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最新或2022(历届)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最新或2022(历届)年第三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达13.6亿元,环比上升6.8%。其中不乏借招聘打广告的,有招而不聘的,公司、职位、薪资等信息不实的,有借招聘欺诈的……这些虚假信息在浪费精力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求职者顺利就业和更好地融入社会。

“网络招聘因其快捷、高效的特点受到大学生求职者的青睐,但因利用网络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加上我国互联网立法相对滞后,导致大学生遭遇虚假招聘事件时有发生。”黄龙告诉记者。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应当对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主体身份进行审核和登记。“按规定在线招聘平台有责任对招聘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进行审核,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在线招聘平台一方面存在对招聘信息资质审核把关不严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在线招聘平台过度看重利益。”黄龙说,“只要顾客愿意付钱,就任由招聘方发布任何招聘信息。”法律的不健全以及在线招聘平台对利益的过度看重,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落入求职“陷阱”。

大学生缺乏戒备心理和维权意识

“我们开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主要内容是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畅想,学期末交一份3000字的文字综述基本上就能挣到学分了。”李婷婷告诉记者,“自己很少会考虑求职‘陷阱’之类的问题。”

“让学校模拟出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供学生实践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防骗知识我们只能通过举例子讲道理的方式向他们传达,大部分教育是在理论课上完成的。”记者采访到李婷婷的老师张立群,他无奈地说。

“被骗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还表现出太过急功近利。”张立群告诉记者,求职者对薪水常有高于实际上的需求,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即以夸张、离谱的高薪为诱饵,如“薪水3000元起”等诱使求职者上钩。当招聘到合适员工后,他们又常常做不到承诺的事情,就找理由扣除员工的薪水。

“遇到欺骗行为的大学生多数没有投诉过,而是选择默默承受,再继续寻找其他的工作。”北京市京师(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郜小红分析说,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几乎没什么维权意识,另外,由于维权成本大,就业形势严峻,多数人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只能选择放弃权利。但是这种妥协也在无形中滋生了一些用人单位和不法分子的恶习。“越多的人沉默,就会有越多的人上当受骗。”郜小红说。

“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哪有时间来计算上当受骗的得失,有投诉的精力还不如多在如何找工作上下功夫,再说了投诉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李婷婷说,“就当是花钱买教训吧!”

如何做

不法分子和不良企业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就业秩序,严重威胁着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大学生在求职被欺骗和失败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过大,往往会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也对社会安全稳定产生极大的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加大打击力度,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适应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规范互联网招聘市场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尽到事前提示、事后监管的义务。”黄龙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招聘网站应要求企业用户提交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对企业用户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接到企业发布虚假信息或接到被侵权人投诉后,应立即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防止对被侵权人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扩大,并保存证据,发布虚假信息的企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由于我国现有的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多是管理型的部门规章,其法律等级低,效力有限,我国对互联网立法相对滞后,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对互联网相关法律进行完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黄龙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去年,为进一步打击招聘网站违规失信乱象,国家网信办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聘网站严重违规失信”专项整治工作,对存在利用招聘网站实施有组织诈骗行为的团伙和招聘网站涉嫌弄虚作假、不正当运营、纵容严重违规失信等行为坚决查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动作为避免就业陷阱

高校毕业生拥有高学历,在就业群体中有自身的优势,大学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培养实践能力,进行储备和积累,尽量避免跌入求职“陷阱”。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应选择进入那些信誉度高的招聘会和专业太阳教育网站。”郜小红建议,“事前对应聘单位的信息进行收集,或通过自己的朋友、工商部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各种关系核实单位的真实性,了解所求职单位的真实背景和性质。”

此外,黄龙建议,应聘者发觉自己被骗后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姑息纵容违法违规行为,“要立即收集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黄龙说,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虚假招聘的信息发布者系第一侵权责任人,求职者可以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大学生一旦发觉自己被骗,应立即举报给招聘网站,并要求招聘网站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损失扩大。”黄龙说,若招聘网站不作为,对求职者的损失扩大部分其将与第一侵权责任人承担连带责任。若发生招聘网站主动对虚假信息进行编辑等行为,招聘网站应依法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黄龙还建议,高校应该尽早尽快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劳动法等法律知识,提升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并鼓励他们检举揭发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