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三年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时间:10-02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即將改為幼兒園的東城區春江小學

推進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

出台深化中高考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中小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進一步提高。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持續推進素質教育,完善實踐育人體系。

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和特崗計劃。

深化學區制改革,支持集團化發展和九年一貫制辦學,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扶持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繼續實施中招市級統籌各項舉措,推動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向一般初中校傾斜。

東城區

將把有空間且符合條件的小學改造成幼兒園,並實現幼小銜接。位於朝陽門內南水關胡同60號的春江小學,目前正在進行內部施工改造,已停止招生,改造后將成為大方家回民幼兒園的分園。該幼兒園9月開始招生,預計提供270個學位,未來它還將成為東城區回民小學與大方家回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實驗基地。

目前,東城區各街道正在選擇適合辦園的地點,未來東城區的17個街道都將分布幼兒園。最新或2022(历届)年該區將新增10所(址)幼兒園、1500個學位。

西城區

將實現戶籍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率達到100%﹔未來五年,西城將新增學前教育學位6000個以上。具體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西城區新增政府辦園學前學位不少於700個。積極試點探索半日制幼兒園,建立學區學前教育中心、社區辦園點,鼓勵社會力量辦園。

海澱區

最新或2022(历届)年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三年間海澱區新增了14所幼兒園,改擴建61個園次,共新增7320個入園學位。

據統計,海澱區最新或2022(历届)年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未來三年戶籍兒童入園缺口將達到2萬余個。最新或2022(历届)年,海澱區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增入園學位3000個。

朝陽區

最新或2022(历届)年,朝陽區計劃開辦10所幼兒園,新增學位3200余個。同時,未來三年朝陽區計劃通過租賃、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新增普惠性幼兒園50所以上,預計可增加學位2萬個。

豐台區

將新增6000個學前學位。在建設3所至5所高水平民辦校(園)的同時,在草橋、郭公庄、大紅門、南苑、王佐等地區接收17所配套幼兒園,增加學位約6000個。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該區力爭保証戶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5%以上,基本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懷柔區

懷柔未來將增加7000個幼兒園學位。橋梓、寶山兩個鎮幼兒園計劃建成並投入使用﹔懷北鎮幼兒園計劃今年也開工建設﹔另外6所鎮鄉幼兒園建設正在辦理相關手續,計劃在2至3年內全部建成。“十三五”期間,懷柔還將再建21所公辦幼兒園。

通州區

通州最新或2022(历届)年將新建32所幼兒園。

現場

小升初政策今年基本保持穩定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在昨晚的政務咨詢會上透露,今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將在原有基礎上保持穩定,不會進行較大調整,出台時間與往年相當。

最新或2022(历届)年北京市啟動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台至今,均以5月1日為啟動日期,收集適齡兒童信息。當年入學政策出台時間,基本在2月至4月。此前,全市部分區針對各自的特點,在小學入學時出台相應的政策,其中包括落戶情況、居住年限等。該負責人稱,預計今年依然是由各區自行制定政策,不會從全市統一進行規定。

記者在此前的採訪中也注意到,政策方向標清楚后,優質教育資源正不斷擴大辦學。今年是北京市第二中學通州校區與北京市第二中學“結對子”的第10年了。從最初的“名校辦分校”到去年的教育集團一體化﹔從最初的“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到如今的“通州校區”,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探索從未止步。

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表示,今年二中通州校區將“煥然一新”:新圖書館、報告廳、學生餐廳等都在規劃中﹔400米操場及跑道將嚴格按照相關標准整修翻新﹔現有建筑全面裝修,尤其是新地下體育館建成后面積有五六千平方米,可以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在特殊天氣下的活動需求。去年,二中面向通州校區開放15個“留學班”的名額,中考選擇該志願的學生將擁有通州學籍,但是在二中本部完成高中三年的學習,今年該舉措將進一步延續。此外,二中通州校區正與周邊部分小學洽談,如合作成功,將在今年形成九年一貫和十二年建制。

民辦教育機構也在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上做出探索,如:最新或2022(历届)年新建校的北京市中科啟元學校,不僅解決了中國科學院在京4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子女對高品質教育的需求,同時全方位地面向社會服務,使優勢科教資源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這座被中科院各大科研院所環抱的三層小樓,從外觀上看有些平凡無奇,卻“內有乾坤”。記者看到二十來位三年級的學生,正坐在100余平米的教室內認真聽講,教室分設學習區和休息區,幾乎各佔“半壁江山”,在寬敞的走廊上放置著別致的“書架”,高度僅如換鞋凳,卻長貫整個走廊,孩子們無需任何借閱手續就能坐下讀書,班與班之間的圖書還可流動借閱。

中科啟元學校的執行校長鮑海影告訴記者,學校起初隻有一個班16個孩子,自最新或2022(历届)年面向社會招生,如今已收納學生350余人。其中,中科院系統子弟與社會招生的比例約為6比4。目前學校正在規劃擴建,並擴大招生,預計明年學生總數可達530人左右。“保持6比4的穩定生源結構不容易。”鮑海影由衷表示,這樣的教育平台、師資隊伍、硬件條件,應提供給社會,希望更多的孩子享受到這樣的優質資源。

解讀

拋棄重點校思路

公平分配教育資源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北京市這幾年在推動教育均衡化上做了很多努力,推廣學區制,教育集團,也一直在推行校長、教師輪崗制試點,選派優秀校長、優秀教師到普通學校開展管理和教學。學區制雖是個很好減緩招生壓力的辦法,但實現長久的教育均衡,僅靠學區制這個辦法肯定是不夠的。而發展教育集團應該避免縱向層級的集團化,就是說不要延長責任鏈,要減少行政執行層,建立專業資源共享的扁平集團。

我們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很多改革都是為了實現教育公平,要實現教育公平,還是要在促進教育均衡化上下功夫。義務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主要有4個方面表現: 一是教育硬件設施配置不均衡﹔二是師資配備不均衡﹔三是政策不均衡,即每個學校享受的權利不一樣,不同學校能招到的生源不一樣﹔四是自主性不均衡,一部分學校自主權大,另一部分學校被邊緣化,缺乏自主權。

那我們所要實現的教育均衡,就是要在這4個點上著力。政府在教育資源配置中對各個學校一碗水端平,在師資、硬件設施以及其他教育資源投入上應該不分重點校、非重點校。甚至應該徹底拋棄重點校、中心校、示范校的思路,大力開展合格學校建設。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