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来“收官之战”

时间:11-14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全省有23个县被列入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福建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发力,推进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

  继全省74个县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之后,福建正迎来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县域基本均衡的“收官之战”。6381所义务教育学校,犹如一艘艘航船,承载着福建省400多万名儿童少年的理想和希望,向着未来扬帆。

  厚基础:为薄弱校补齐短板

  位于闽东山区的寿宁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而下党乡则是寿宁县最偏远的山乡。走进位于下党乡的寿宁五中,仿佛进入了七彩世界:缤纷的塑胶跑道和多彩的建筑外墙令人赏心悦目;食堂餐桌上的一排排餐具整齐有序,学生在这里免费用餐;学生宿舍里的装饰精致可爱,充满了温馨的味道;亲情室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电话和电脑以便联系家人……

  “20多年前,下党乡连一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村里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小学毕业的不到10%,中学毕业的更是凤毛麟角。”今年近50岁的吴通福是土生土长的下党乡人,他的3个儿女都考上了大学,“这要感谢多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我们农村教育的投入。”

  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福建制定“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本建设标准,各县(市、区)根据县域内中小学办学条件现状,对照省定基本建设标准,逐一分析每一所中小学的薄弱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原则,认真创建“标准化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福建各级政府为此累计投入资金达220亿元以上。

  精准扶贫,教育走在前。最新或2022(历届)年,福建将“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级以上投入25.7亿元,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环节。同时,福建省教育厅印发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省级财政将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5年内,切块下达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2000万元资金。

  抓关键:师资队伍“县管校用”

  安溪县长坑第二中心小学是该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近年来,该校外地学生纷纷回流,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县的城乡教师对口交流办法,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老百姓对本地的教育更加认可。”长坑第二中心小学校长陈才贵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校际均衡,校际均衡的关键是师资均衡。福建抓住管理、流动、提升这三个关键,有效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福建在全国较早建立中小学教师“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管理体制,在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行统一教师工资待遇、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统一公开招聘和调配教师、统一教师考核评价标准、统一教师的管理和服务等,使教师从“学校人”变为“区域人”。

  推动教师轮岗交流。规定城市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参评特级教师,必须有乡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每年引导近5000名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支)教。加强本土化乡村教师培养,建立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十二五”期间福建累计投入3亿元,将全省15万名乡村教师(校长)免费轮训一遍。

  保特殊:随迁子女享受教育公平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间,福建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从48.7万人增加到95.8万人,随迁子女占总在校生的比例也由11.2%增加到23.9%。从2011年起,“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连续多年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项目,先后投入30多亿元,全省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50多万个。

  福建努力保障常住人口的市民化待遇。随迁子女小学入学政策相对宽松,对于已经申领暂住证或居住证的人员,只需再提供务工合同和原籍户口本,即可向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申请入学。随迁子女集中的区域,根据家长申请实行电脑派位入学,做到机会均等,公平公正。小学毕业后,与当地户籍学生一样对口升学到相应初中学校就读。

  为满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升学需求,最新或2022(历届)年,福建全省所有普通高中都面向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开放招生,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享受同等录取政策,解除了外省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