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有社会实践活动没法上课、有事儿来不及去上课、体育跑不完800米……只要指出上课要求,在QQ群里说一声,就有人主动替课完成学分,一节课收费一二十元。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开学后,涵盖山东泰安多所高校的替课群扩展到19个,多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替课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
未来网:替课产业链背后的教育众生相
一面是高校老师穷尽洪荒之力用诸如指纹签到、人脸识别等方式将学生拉回课堂,一面却是学生用捉迷藏般的手段与老师的点到形式进行直接抗衡。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透过它,我们不但可以窥见高校教育背后的众生世相,亦能透过这一切面咂摸高校学生的学习面貌,更可以由表及里地去追溯当下高校教育的弊病究竟出现在何方。
从学生层面看,他们通过替课这一方式来应对老师上课的检查,似乎是规避风险的不错手段,但就本质而言,它仍逃不过自身角色错位的严肃追问。因为在校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故其在校期间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为这一中心服务的,而不是顾此失彼地去忙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有人或许会反驳说,找人替课从而为考研腾出时间又何错之有,这样的反驳看起来振振有词,但关键的问题是,上课真的和考研会发生冲突吗?它们之间真的就只有一个生存空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如此种种,其实也正好折射出了当下一些高校学生对学业的轻浮态度。于此而言,我们对高校教育的反思,也应该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如果我们总是指责一些老师“不务正业”,批判他们“重科研轻教学”,而不去审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的反思便只会将高校教育引向更为尴尬的境地,并给社会作出诸多不良的示范。
此外,另外一个现实也颇值得玩味。新闻提到,替课基本上存在于公共课中,而专业课却少之又少。这可能由两个因素造成:其一,在一些学生看来,专业课要比公共课重要,专业课讲授的知识更符合自己的学业规划;其二,专业课与公共课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考核方式上都有本质不同,这也在客观上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敢对专业课掉以轻心,以致替课产业链也只能在公共课领域里纵横驰骋。
这其实也是从反向的角度对高校教育进行提醒。因为较之于学生拙劣的替课战术,高校的公共课该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课堂,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平衡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巨大认知差,其实才更为迫切与重要。但遗憾的是,许多高校都没能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以放任自流的姿态任由公共课被曲解、被应付。(作者张剑,原载未来网,有删改)
蒲公英评论:破解“替课”考验高校教学管理智慧
“替课”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利益链条,折射出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短板。一方面,当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一些大学生自然会“用脚投票”;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上的“粗枝大叶”,让不少学生有了“钻空子”的空间。尽管“严禁”的紧箍咒偶有念诵,“替课”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机制的裹挟下,课堂教学的质量受到某种程度上的忽略和漠视。那些在陈词滥调里打转、在改革创新中停滞不前、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的高校教师,难免会陷入孤芳自赏的边缘化境地;那些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妙语连珠、课后与学生良性互动的高校教师,能够让学生收获知识“干货”,享受课堂教学“从头燃到尾”的魅力。这样的课堂,又会有多少大学生选择“替课”?
当下的95后大学生作为“数字原生代”,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转型的压力,创新的挑战,考验着高校的教学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课堂教学内容、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通过“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这一切,显然离不开高校管理者观念的转变、价值排序的重塑与人文关怀的提振。
拨亮高等教育这盏希望之灯,高校教师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大学,既需要热心科研、热衷学术创新的老师,也离不开潜心教书育人的老师。当那些“讲课好”的高校教师得到了更多的敬畏,才会激励更多的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上多花心思、多下功夫。
要让高校教师形成“课比天大”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需要高校在教学管理上多一些改革创新。只有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加强教学秩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替课”难题。只有“想大学生所想,急大学生所急”,尊重与回应年轻人正当的利益诉求,以一种更加契合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来推动教育教学管理,选择替课的大学生才会越来越少。
长江网:有偿替课让大学生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一节课一二十元的替课费是学生主动掏腰包,且不论替课理由是什么,单就这节课来说,既然高校开设这门课程,那么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就是有益处的,但是学生不领情,反正逃的也是公共课,老师肯定认不全这么多学生,不上也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大学中的吃穿用度还是家庭提供,花父母的钱让别人替自己上课,那么家长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大学的辛苦白费了,大学生上个大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高校学生以为自己花了钱买下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其实这就是投机取巧、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举动。在大学不仅没有学到真本事,反而学来了“臭毛病”,不想静下心来学习,只想靠金钱解决问题。其实只有步入社会后才知道,日积月累的本事才是实现人生梦想的捷径,而不是靠着偷奸耍滑换一口饭吃。再者说,老师也是通情达理之人,允许学生请假只要说出合理正当的请假事由即可,怎么可能谁都不批假呢?纵观如今的上课刷脸、扫二维码签到实属老师的无奈之举,其实核心之义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大学课程的重要性,在四年的象牙塔里学会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学得安生立命的手段,避免“毕业就失业”的悲剧发生,高校的学生们也该迷途知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