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均衡的视角破解教育均衡问题

时间:11-17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诸多政策,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各地也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比如部分高校招收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计划、教师“走教”等。这些政策有效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按“计划”招收、聘用免费师范生

    免费师范生政策对于鼓励吸引优秀人才资源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到农村任教,将在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契约式的方法明确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在农村服务10年,值得称赞。但实际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免费师范生工作岗位不能落到签约服务地。免费师范生多为高分录取,成绩优秀,所以在基层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往往沉不到底,中途即被截留,有的留到了县城里,有的被乡镇机关借调,真正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为数不多。笔者认为,国家应就免费师范生的使用制定跟踪管理政策,建立对教育行政部门履职尽责的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上述情况。

    二是免费师范生面临诸多实际生活困难。免费师范生到农村工作存在吃、住、个人问题等,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免费师范生在农村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笔者建议,在免费师范生计划的制定上应更明确,在招收的政策上应更具体、更有区域性。可以采取定向形式,直接定向到县里,这样可以在其毕业后直接回家乡任教。同时,在制定招生计划之前,应有目的地对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对学科师资进行摸底,并据此编制招生专业计划。

    进一步细化特岗教师计划

    特岗教师政策的制定对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特岗教师到农村任教,很多学校的教学计划会因无人上课而成为一堆表格。某地区已招收特岗教师2400人左右,如果没有这些特岗教师补充上岗,会对多少孩子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据笔者调查,在特岗教师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特岗教师的生活保障问题。多数特岗教师家不在本地,农村学校条件差,一些食宿等方面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使面临着和免费师范生一样的问题,影响了继续在农村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二是特岗教师的违约问题。因农村条件艰苦,特岗教师千方百计地托门路,想要留到县城学校,最次也要到离县城或集镇近一点儿的乡镇学校,致使优质学校人员过多,偏远农村学校缺人上课。由于整体人员短缺,个别县(市)、区将特岗教师借调到县城的事业单位。更有甚者,有些地区将所有特岗教师留在镇里,国家拿出的专项资金没发挥应有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在招聘特岗教师时,应进一步具体、细化,把拟招聘的岗位具体到乡镇、村,拟招聘学科细化到年级。原则上应从本区域内进行招收,以确保教师无后顾之忧。另外,充分利用加分政策,提高加分幅度,提高本区域学生报考本区域特岗老师的积极性。

    按教育规律促进县域内教师交流

    对于县域内教师的交流,各地有很多探索,也有一些不错的做法,但力度还不够。笔者总结,基本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一是城乡教师间的交流。时间一般为一年,也有稍长的。这种交流以上对下、优对差、城对乡为主,由于政策优惠性不够,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而在这些教师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感觉自己是被“逼”下去的,甚至是在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所以容易产生情绪,工作上主动性不强,使这种交流打了折扣。个别尖子教师有“镀金”的想法,不能较好地达到交流师资的目的。

    对此笔者建议,在解决好交流教师的食宿以及网络、电视、通信、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后,一要延长交流时间。应以三年为宜,这样符合教育规律。二要使交流形成规模。要相对集中到几所农村学校,有助于整体提升受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同城教师的交流。在城市或县城,每到小学升初中时,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进入优质学校。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优质教育资源又相对短缺,所以家长便托人,找关系,助长了不良风气。

    如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把“名师”派到薄弱学校,每年让15%的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同时把校级领导、中层领导也进行交流,三管齐下,薄弱学校一定会有所改观,“大学区”管理改革才会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走教”式交流。在乡镇内由于副科师资短缺,村小不能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有的乡镇便采取“走教”的方式来弥补师资的不足。由于短缺学科的教师每天要骑摩托车、自行车往返几十里,穿梭于村与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教师的时间和体力也都消耗在路上,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上课,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应采取县(市)统筹考虑,抽调专门师资进行对口支教,并在现有教师中挖潜,由教师进修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同时应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对口专业联系,利用大学生实习进行重点支教活动,开展志愿者支教活动。

    总之,教师交流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的大局,是着力点,也是改革点和发展点。要从国家、省、市、县、乡几个层面综合发力,进行长期、中期、短期科学规划,从县域突破、同城交流入手,加强管理考核,不断总结,逐步完善,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