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都说职业中专的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但记者日前在湖南省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采访时,却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该校64.5%的毕业生月工资达到4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一般本科生的待遇。”

    这所学校的毕业生,70%走出了湘西,1.3万多个“丑小鸭”长成了“白天鹅”,为湘西州一万多户农村贫困家庭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窗。

    一所湘西偏远学校的毕业生,为何发展得这么好?“我们的成功秘诀就是一句话:从‘打工教育’走向人的发展。”校长彭越说。

    这真的是在办学吗?“不,这是在办培训学校”

    目前,许多学校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办学宗旨,“无缝对接工厂”成为了当下职业教育一句热门的话。

    但是,这真的是在办学吗?

    “不。”彭越说,“这是在办培训学校。”

    在彭越看来,现在职业教育走入了一个误区,单纯重视技能培养,过于重视与岗位对接,把职业教育演变成了“打工教育”,而忽视了人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职业教育被一些人认为是二流教育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吉首职专悄悄地改变了办学理念,教师们听到的、看到的,不再是“以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而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理念的更新,意味着行动的改变。吉首职专85%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为留守学生。他们有独立自强、勤奋进取的一面,也有因亲情关爱缺失而导致的自卑、好强、孤僻的一面。

    学校为此向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蹲下身来看学生,静下心来干事业。”学校还出台一份特殊的“保生津贴”,目的就是引导教师信任、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学前教育(35)班学生伍秀娟是个连男生都惧怕三分的女孩子,有次受了任课教师的批评,她不服气,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任暴雨把自己淋透。

    班主任罗爱凤针对伍秀娟肯管事、爱打抱不平的优点,不断鼓励引导她把精力投入到班上的公益事务中。渐渐地,伍秀娟不仅学会了尊重师生,还静下心来学习,主动为他人服务。3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进了中国银行。

    像伍秀娟这样在教师关心下转变的学生不是个例。“我们要求老师用足够的爱心为孩子们树立信心,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副校长周平说,既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培养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使学校因此成为湘西州辍学率最低的中职学校。

    “民办职中一度达30多所,如今垮得差不多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吉首职专只有6个专业,而且办学时间长,其中4个重点建设专业办学都在20年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还办了30年。

    人们不禁会问,都说要跟着市场办专业,为何学校专业这么少?这些老专业是否还符合现在市场需求?

    “职业教育与普高不同,它必须动手,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专业设备和场地。”彭越说,盲目上新专业,如果没有相应的师资、设施等,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这是有深刻教训的,上世纪90年代,吉首的民办职中一度很红火,多达30多所,但是如今已经垮得差不多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跟着市场走。实际上,学校也陆续停办了一些专业。”彭越说,目前,学校6个专业对接的是吉首市打造湘、鄂、黔、渝四省市边区“旅游集散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工业加工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的发展战略,涵盖旅游、制造等湘西州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长久而广阔的人才需求”。

    那么,怎么让老专业办出新生命力?

    “我们要求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不断动态调整专业课程。”副校长康纲说,学校修订了学前教育等4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和8门教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地方支柱产业。目前,学校共开发专业核心课程24门,开发校本教材19本,公开出版发行教材7本,构建了符合职业标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具有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康纲说,现代职业教育更重要的不在于专业多不多,而在于专业是否有特色,越有特色培养出的人才越有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才会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近年来,吉首职专着力打造特色专业,在骨干专业中融进民族元素和艺术元素。学前教育专业是该校的拳头专业,学生2500余人,占到在校生一半以上。大多数学生刚进校时连乐器都没有摸过,毕业时,却能100%过钢琴六级。此外,他们不仅能学会拉丁舞、少儿舞蹈等现代舞蹈,还能学会打苗鼓、摆手舞、蒙古舞等民族舞蹈。

    这样的学生自然受欢迎。目前,该学校是湘西州、张家界两地中职学校唯一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资质的,全州幼教战线80%的师资出自这一专业。

    像学前教育专业一样,目前该校6个专业都已经成为省州重点专业和精品专业。

    不仅能就业、好就业,还要具有发展潜力

    吉首职专的考试也颇具特色:每一名学生拿着一张考试清单,声乐、舞蹈、钢琴……像体检一样一个个进入考场考试,一个个过关。没有过关的,必须考到过关为止。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最新或2022(历届)年退休的老校长席金强说,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质量评价机制,目标是让每一名学生不仅能就业、好就业,而且就业后还要具有发展潜力,保证就业后的长远发展。

    早在1988年,吉首职专就实行“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要拿到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后,才能拿到毕业证,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技能培养方面,该校有一套“技能验收制度”,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回头看”,查漏补缺,他们把这种制度称为“回课制度”。没有过关的学生,教师要进行单独辅导,直到过关为止。

    实际上,为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该校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从最早的导师引领制、课前预习式到后来的小组合作制、分组探究式;从放慢学习进度,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到加强实训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从创新教学环境,创建仿真实训室,到建设“班班通”与3D实训室,建立翻转课堂、同步课堂等,推动学校教学向现代化变革。

    杨春梅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师,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上课人数多、课时少,声乐课更多采取全班齐唱、合唱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也就无法因材施教。针对这种情况,杨春梅采用分层次教学,以抓两头带中间,“一层推动一层,上一层又影响下一层,以点带面、共同进步,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学生参加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还获得过国家级二等奖”。

    据统计,近3年,该校在国家、省、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竞赛中,先后有20余人在全国获奖、200余人次在全省获奖,成绩位居全省前列。该校也由一所薄弱中职学校,成长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