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助学要有爱心边界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从世界范围看,成熟的慈善事业都秉持一个基本理念:助人自助。让贫困大学生在资助中奋起,而不是依赖于资助,最后失去奋斗的动力,这是负责任的资助者必须想到和做到的。

    随着高考发榜,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报道和文章纷纷登上报端,动情的故事和感人的细节,让许多满怀善心的人士不由得解囊相助,以圆孩子上大学之梦,以圆家长望子成龙之梦。斯情斯景,令人顿生温馨之感。

    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关爱贫困学子,是一件好事。能慷慨相助,更是反映出经济富裕之后,国人公益心的生长。让每个考上大学的孩子不因家计窘迫而被关在学府门外,如此愿望无论怎么看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唯一让人生疑的是,现如今资助贫困生的爱心事业是否完全依靠个人的善心善行,而不是有了成熟的、可以合理预期的制度?

    其实,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系统的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制度,从招生名额向贫困地区倾斜,降分招收特困生,到入学后经过审核,发放助学金,有国家担保给予利率优惠、宽裕还款期限的助学贷款,再到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机会,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奖学金,可以说,现有的制度性安排能够确保绝大多数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并非虚言。至于说,这些大学生在学期间过得舒适自在,那是不现实的,但通过自身努力,不给家庭增加负担,在一定条件下甚至给予父母些许经济资助则完全是可能的。

    在这个背景下,民间自发的慈善助学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无论从受资助的大学生本人,还是从弘扬良好的道德风尚看,这样的助学行动都应该得到赞赏,只是需要稍稍调整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整个助学体系中,慈善助学应该定位在“辅助”或者“补充”的地位上,而不应给公众造成一种印象,好像国家建立的助学体系并不存在或者覆盖面有限,众多贫困大学生嗷嗷待哺,拿到善款才能跨进大学校门。这样的情景既不符合今日中国实际,淡化了国家对贫困家庭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承担的责任,也不利于大学生通过助学制度获得全面的资助:社会上善心人再多,捐款能满足所有贫困大学生的需求吗?每年成功得到慈善资助的大学生数量总是极其有限,所以尽可能地引导贫困大学生向制度求助,才是对他们负责任的表现。

    另一方面,一些劝募文章往往堆积了大量材料,详细描写了贫困学子家庭不佳的经济状况,祖父母辈重病在身,父母遭遇不测,家里欠债累累,如此等等。人们本着一点善心,相信报道中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但也不能不产生一丝疑问:到底是因为大学生家境窘迫所以需要资助,还是资助大学生时最好连同家庭债务等一起帮助解决?慈善助学本身是否有边界?贫困大学生到底依靠善款无忧无虑地念完四年,还是在国家和社会适当资助下,自我奋斗,完成学业,哪种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人格发展?

    平心而论,贫困大学生毕竟已经成年,应该尝试用自己的力量解决眼前的暂时困难,在学期间比家境富裕的同学们更努力些,更辛苦些,这并不难做到。善良的人们希望通过慈善助学,让贫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不用勤工俭学,毕业之后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不用拿起薪阶段不高的工资,去偿还助学贷款,这本身也可以理解。但谁能资助他们一辈子,保证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能飞黄腾达?一样必须直面人生,为什么不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努力,而非得拖到大学毕业之后?

    从世界范围看,成熟的慈善事业都秉持一个基本理念:助人自助。让贫困大学生在资助中奋起,而不是依赖外界资助,最后失去奋斗的动力,这是负责任的资助者必须想到和做到的。国家助学体系为什么要以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形式,学校为什么要鼓励贫困大学生勤工俭学,根本上都是为了让经济窘迫成为贫困大学生奋起的助燃剂。善心人士对此需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救急不救穷”,乐于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人士,既然相信苦孩子只是一时困顿,而不是一生贫穷,那就不能不在资助的形式和尺度上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