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每逢高考放榜,总有“贫困生上不起大学”的故事流布。这样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据统计,每年大约有上百个被媒体报道。这些故事大抵“雷同”且有类似的“要素”:高分、家庭贫病交加、交不起学费。
我们相信,这些故事里的悲情有现实的“倒影”。在国家视野里,扶贫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社会正向贫困发起“总攻令”,但脱贫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5000万贫困人口仍是一个巨大的基数,当贫困和大学生产生交集,总是能引起很多人的感叹和悲悯。
上学自然要交学费,这是老百姓天然认同的老理儿。我们不否认,学费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的开支,但在一些高校涨学费的背景下,在那些悲情故事里,学费似乎成了“恶之源”。问题是,大学生真的会因贫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吗?
大凡上不起学,不外乎是家里穷、学费高,又告借无门。读着这些似曾相识的故事,我们盛赞媒体的爱心之余,不免有些遗憾于其视野盲区或是缺乏专业的视角:国家有制度性救助,贫困大学生并非告借无门。媒体的报道倾向,有的的确是因为记者对政策不够了解,有的也可能是为了在网络上博取眼球。
从新生入学开始的“绿色通道”制度,到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再到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多元的资助体系,事实上,国家教育部门已经编织了一个全覆盖的资助网络,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是党和政府庄严的承诺和踏实的行动。当然,会有一些可能,比如办理助学贷款的程序复杂,办事人员缺乏服务意识,让贫困家庭产生畏惧感。但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和制度缺位、“上不起大学”是两回事。
唯一值得担忧的是,每个学生和家庭是否都会知晓这些资助措施。尽管早在高考前夕,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展开,并贯穿在录取的全过程中,如张贴到高中应届毕业班的公开信、网站、视频和公益短信,等等,然而个别学生在这种全途径的政策宣传中仍有不知道的可能。这种概率肯定越来越小,但我们仍要借助各种力量尤其是媒介的力量,寻找漏洞,减少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对上学的悲观和担忧。媒体在发现“悲剧典型”的同时更该在这些地方“补位”,而非一味、刻意地放大悲剧。
一些媒体往往把传播这些故事的重点放在“贫困”而非“因贫失学”,贫穷和个体家庭种种不幸成了关注的焦点。在这种充满同情的聚焦下,家庭的贫病有时候不幸成为某种“消费”,并由此延伸出对制度救济的想象性不满。
事实上,正是包括媒体在内的力量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等种种资助大学生上学的“兜底”政策的出台与完善,并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资助体系。目前,这种体系的完备程度在国际比较的视野下也广受赞誉。来自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在最新或2022(历届)年秋季学期全国高校未报到新生人数以及原因统计中,因“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又无法获得有效资助”的人数为零。而另一个事实是,尽管个别地区或者高校的助学贷款违约率偏高,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测发现,最新或2022(历届)年助学贷款违约率仅为1.75%,远远低于不少国家20%以上的大学生贷款违约率。这个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我国大学生的信用,也是就业后的偿还能力。
毫无疑问,现在再讲“上不起学”的故事,尽管仍然可能改善个体乃至其家庭的命运,但其背后的社会成本也很高,且难免产生误导的“副作用”。比如,社会慈善力量的介入虽然让这些家庭看到希望,却也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一些人的认知,不切实际地期待被无偿捐助而不是自食其力“背贷”上学。
相比“高考状元母亲生病”的“泪点”故事,公众更期待透过媒体看到“途径”,看到希望。相信贫困大学生的故事有更多美好的可能,在他们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等各种资助求学过程中,所张扬的青春激情与气质,所展现出的自信坚强与诚信,都是这个社会宝贵的财富。这些故事呼应着未来,不妨一次又一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