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族父母在向下一代传递冷漠

时间:01-15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怎样才能让妈妈不玩手机?”“爸爸妈妈不理我是不爱我了吗?”“如果我是爸妈的手机就好了”……这些都是洛阳一个10岁女孩苗苗在平板电脑留下的搜索记录。该事曝光后,《洛阳晚报》对近百名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超八成孩子明确表示不喜欢父母玩手机,超四成父母会在玩手机时不理会孩子。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家长们一方面担忧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自己却也难以抵制电子产品的诱惑。在公共场合,随处可以看到孩子在一边自顾自玩耍,父母在旁边低头玩手机的场景。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再吵闹而主动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如今,一家老小坐在一起安静地低头玩手机,成了这个时代奇特的家庭景观。

    然而,这样的陪伴实际上是“无效陪伴”。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儿童的心理极其敏感脆弱,如果父母不能通过有效沟通向他们传达爱和关怀,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当家长反复、长期地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感到内心孤独的孩子也会“继承”家长的冷漠,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会通过刻意大喊大叫、搞破坏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无效陪伴除了会让孩子内心失落,还在无形中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当家长减少了和孩子的游戏、交流时间时,孩子也会从电子产品中寻找陪伴和“安慰”,导致孩子从小就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儿童模仿能力强,对父母玩手机甚至沉迷手机不理会亲人的行为会进行有意无意的模仿,这样的行为则进一步加深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

    其实,孩子的童年是最需要家长引导的时候,也是父母一生中和孩子最亲密无间的时光。与其当“低头族”刷朋友圈,给别人的生活点赞,不如多抬头看看自己的孩子,用切身的关爱陪伴孩子成长。一些国外家庭有个不成文规定,六岁以下的孩子要尽量避免接触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家长在孩子面前基本不会玩手机、平板电脑,相反会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担忧成为家长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殊不知,让孩子遭受电子产品“荼毒”的元凶,正是家长自己。父母们要多一点耐心陪伴,少一点敷衍漠视,才不会把冷漠的交流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形成恶性循环。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