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小我圈子 走向对话与反思

时间:09-29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在情境互动中收获灵感 CFP供图

    【案例】“这两天,我一直处在自责与反思中,当这一期‘执教明星’的纸条落在我手中时,我想这次我要好好向大家证明我的与众不同,所以在说课点评时,有几位老师认为我应该把最后一个环节的3组颜色、数量从小到大的排序,放在课后数学操作区内完成,我认为没有必要,也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够新颖。但执教后的课堂效果令我非常沮丧,当看到QQ群里大家的质疑,再看到各班教师二次备课后的课堂实践时,我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李老师在群里的跟帖:‘如果集体备课和个人上课完全不一致,那么,我们开展集体备课还有什么意义?’”

    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有效促进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实现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准备、教后反思等。其价值在于促进幼儿园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它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对教研组团队的锤炼,是集体智慧的演绎;集体备课应打破日常固定模式的备课与上课,展示教师的不同个性,但反思现实,我们做到了吗?

    【分析】

    集体备课存在应付的问题

    应付而备。很多幼儿园都把集体备课作为一项制度,规定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的次数,但幼儿园教师需要每月更换主题墙,还要准备区域活动材料等,到了集体备课的时间,有些教师只是赶到教研组备课室,签到后即返回教室,还有些教师虽然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自己的备课任务,但却是为了应付检查。

    备而不研。在一些幼儿园里,教研组将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全部分解下去,细化地落实到组内每位教师身上,每人负责一部分教案的收集、撰写工作。有些教师便通过抄教参或上网下载活动方案等形式“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这种机械的剪贴、拼凑、抄写,毫无研究可言。

    研而不思。集体备课研讨主要由教研组长发起,由于组长在教研组中有一定的威望,备课的主讲人、方式往往由组长说了算。如果轮到某位教师评课发言,便会频繁使用“教态自然大方、思路清晰、环节设计合理、基本功扎实”等客套话,不求解决问题,但求和和气气。这种研讨看不到思维火花的碰撞,不但起不到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目的,反而会造成教师对某种教学行为的理解混乱。

    思而不行。教研组在进行共同备课、评课的基础上,让教师带着最终定稿的教案到班级施教,但不清楚教师实施教案后有无疑惑或感悟,缺少连续跟进。

    【实践】

    探索思行结合的集体备课

    情境式集体备课,核心是激发教师集体备课时的积极情感,使每位教师处于研讨情境之中,以课例为载体实现行为与理念上的衔接及同一话题实施行为的跟进,实现教师团队之间互动互助,消除以往集体备课时的诟病。在实践中,我们注重研讨氛围是否浓厚,教师是否共同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甚至互相争论。我们认为争论越热烈,观点碰撞越激烈,教师得到的提升就越大,集体备课的效果就越好。

    生成——聚心

    保障备课时间。为了保障集体备课的时间,我们商定每月进行两次集体备课,时间都安排在幼儿午睡时间,当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时,由保育员值午睡班,给予教师集体备课充足的时间保证。

    选择合适内容。开学初或每月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时,各教研组商定集体备课的研讨课例,一般选择教学计划中的常态课,或者教师存在较多疑惑或具有改进空间的典型课例。

    抽签决定人选。在集体备课时,进行抽签决定研讨活动的主讲人,研讨结束后,再抽签决定执教人选,我们称之为“执教明星”。这样,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主讲人或“执教明星”。

    尝试——聚焦

    有备而来的说课。因为抽签的不确定性,所以个人研读教材这个环节由泛泛转向精细,教师精心设计了教案,准备说课稿,希望在说课环节中有一个“靓相”。我们提出说课主要说活动目标、教学思路和自己的疑惑,要注意突出自己的教学亮点,要简洁明了、要准确具体有针对性,不要过多使用教育理论词句。

    火花四溅的点评。在点评环节中,总会听到教师自信地说“我是这样设计的”。每一位教师都预设自己为执教教师,积极提出建议,针对教学目标的适宜性、教学过程的设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到吐故纳新。

    博采众长的课堂。经过畅所欲言的点评环节后,抽签产生的执教教师收集大家的建议,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班级幼儿特点,生产教案到课上实施。

    演绎——聚情

    参与听课。按规定教研组里所有教师必须参加听课,为了让参加现场听课活动的教师也能听到课,我们采用了现场录像的方法。

    网络评课。听课之后的评课,也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课后的交流会,最主要是利用QQ群进行网络评课。我们要求执教教师把教案发到群里,所有的教师在两天之内进行评课,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并针对自己的班级情况开展二次备课,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

    优化——聚思

    交流反思。第二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是交流课后反思,每位教师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或体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整合资源。在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由教研组长或组内教师总结大家经验与感悟的基础上,完善、加工、整合成一份精品教案,让资源再利用。

    【感悟】

    情境激发合作,反思推动进取

    建立起伙伴式的合作群体。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个人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因而存在教学水平的差异。情境式集体备课让教师们在探讨问题时,不再孤芳自赏,把自己困在“小我”的圈子内,而是主动把自己的困难说出来,在实践与交流中逐渐转自负为倾听与回应,教师通过讨论甚至争论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搭建了对话式的实践平台。教育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必须靠自己通过实践去获得。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们最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先进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教师在个人反思和集体讨论之后形成设想、方案等,通过自己的建构性思考,再到实践,从最初的懵懂转为明晰,从“要我”走向“我要”。

    形成了换位式的常态反思。加强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是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必然选择,因为没有反思就没有改变。情境式集体备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从个人备课到说课点评,从上课评价到反思汇总,独立思考一直贯穿其中。正如教师们的反思感慨:经验在交流中升华,在人境互动中改变。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