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

时间:01-12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在省会城市和非省会城市分布比例情况

参评院校评估前后办学定位变化情况

2009-最新或2022(历届)年参评院校分年度工科专业数量

    《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研制团队对从2009年试点至“十二五”末(最新或2022(历届)年底)期间所有参加合格评估的169所新建本科院校发放了7万多份调查问卷;征集了100余份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优秀实践案例;对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库169所高校560多个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共计近10万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1500余人次专家个人评估报告进行了系统梳理;对100多位评估专家、学校领导、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报告充分体现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特点,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

    1.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2000年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扩展到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我国还有近300所独立学院,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

    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

    截至最新或2022(历届)年5月,中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下同)有140所,占全部新建本科院校数的34.74%,西部109所,占27.05%,中西部合计为249所,占61.79%,东部154所,占38.21%。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行了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布局。

    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

    全国现有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其中的196个城市,布点率达57.82%。在非省会城市布点的新建本科院校有208所,占全部新建本科院校的51.61%。新建院校是承担偏远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基本解决人民群众“上大学难”问题的主力军。

    新建本科院校已成为所在地一张亮丽的名片,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贡献功不可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落实高等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新建本科院校的质量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归根到底关系到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

    2.引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新道路

    三重转型:破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惑

    升本之初,新建本科院校存在“三重转型”的发展之惑:专科向本科转型,单一学科专业向多学科专业转型,模仿传统学术型教育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这既需要解决“躯体转型”的问题,更需要解决“灵魂转变”的问题。

    合格评估:破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道路之惑

    合格评估为新建本科院校量身打造了“四、三、二、一”的顶层设计,即四个促进(促进办学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两个突出(学校的办学定位要突出为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个引导(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引领新建本科院校走地方性、应用型的新道路。

    五个转变:破解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方法之惑

    在合格评估的引领下,新建本科院校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办学定位实现向“应用型”转变。100%的参评院校将办学定位确定为“应用型”。二是专业结构实现向“需求导向”转变。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从“投入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围绕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四是师资队伍实现向“双师型”转变。在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双挂”、“双聘”制度,从产业部门和企业中聘任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五是质量评价实现向“两个满意度”转变。围绕“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社会认可是质量检验的标准”,重视内涵建设和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学生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通过合格评估科学有效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摆脱了传统学术型发展模式,朝着地方性和应用型新型道路迈进。

    3.实现师资与教学条件建设新突破

    教师数量大幅增加,师资结构明显优化

    教师数量增加显著。在2009-最新或2022(历届)年 年的5年间(下同),研究团队调研的新建本科院校共增加教师19354人,增长率为25.22%,平均每校增加教师147人。教授数量增长较快。教授数量增加3048人,增长了52.37%,平均每校增加23人。博士数量增幅明显。博士增加6129人,增长了167.41%,平均每校增加46人。“双师型”教师增量可观。“双师型”教师数量增加了9769人,增长幅度为106.36%,每校平均增加74人。

    经费投入快速增长,经费紧张得到缓解

    财政投入大幅增长。合格评估5年来,各级财政共向140所参评院校投入总额约为860亿元的财政资金,平均每所院校获得约6.16亿元。债务化解成效显著。102所院校共获得财政债务化解资金总额约为120亿元,平均每所院校为1.18亿元。生均拨款持续增加。126所参评院校政府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持续增加,5年间增长144.63%。教育经费总额不断提高。评估五年以来140所参评院校投入教育经费总额约为1315亿元,平均每所院校约为9.39亿元,最多院校达到24.34亿元。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资源日渐丰富

    学校占地面积大幅增加。155所参评院校合格评估5年间共新增占地面积约1166万m2,折合17484亩,平均每所院校增加约112.80亩。生均建筑面积、教学用房面积逐渐增大。155所院校新增建筑面积约1076万m2,平均每校增加6.94万m2。154所院校最新或2022(历届)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6.30m2,比2000年增加2.64m2。实验室硬件设施条件显著改善。155所参评院校2009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平均值7535.35元/生,最新或2022(历届)年平均值达到10885.22元/生,增幅平均为44.46%。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明显加强。153所参评院校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本科实验、实习、实训场所面积比2009年增加83.48%。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增加了74.29%。

    4.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内涵新提升

    强化专业建设,专业水平显著提高

    围绕地方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参评院校专业调整力度加大,大力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科类和管理类人才。其中工科类专业总数由2009年的1041个,增长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1763个,增幅达到69.36%。平均每年增加144.40个。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凝练专业特色。参评院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造传统专业,打造一批满足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

    强化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坚持能力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突破原有学科定势,改“学科逻辑体系”为“技术逻辑体系”,重构课程体系。推进教法改革,提升课堂质量。改变“满堂灌”的局面,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团队式学习、项目伴随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开展产学合作,改革培养模式。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构建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多层次、个性化、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教学、生产、技术、社会、科研等实践内容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堂,把现代工程现场搬进校园,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例。最新或2022(历届)年新建本科院校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7.49%,较2010年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强调毕业论文真题真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即真题真做)的比例,最新或2022(历届)年达到76.20%,较2010年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

    强化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活动数量增多。校均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项目数从2011年的校均55.43个增长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215.83个,增长比例达到289.37%,翻了近两番多。第二课堂活动特色明显。参评院校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优美校园环境,从中提炼学校精神,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活跃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强化学生服务,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参评院校积极完善学生帮困资助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评院校能按国家规定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效果明显。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连续三年,评估专家对参评院校“学风建设”指标中两个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和“校园文化活动”的投票合格率分别为100%、99.41%、98.93%和97.30%、98.53%、100%。

    5.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新提高

    重视质量文化建设,质量制度文化日渐形成

    质量保障机构基本健全。参评院校都设立了相对独立的质量保障机构,如质量办、监控办、评估办等。保障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11—最新或2022(历届)年新建本科院校质量管理人员数量分别是2444人、3786人、4644人,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比例分别是23.40%、25.60%、40.31%,具有正高职称的人数占比分别是33.41%、36.15%、38.95%。

    质量标准凸显“应用型”。随着合格评估工作的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在理论研究及实践层面对质量标准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一味模仿传统大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现象得到纠正,逐步建立健全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标准和监控系统。

    质量保障制度渐趋完善。最新或2022(历届)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度,评估专家对106所院校“质量监控”指标中“规章制度”观测点进行投票,合格率分别是97.04%、98.82%、98.93%。信息反馈渠道更加顺畅。在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引领下,参评院校都基本建立了学生、学校、社会三级教学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质量监控注重“持续改进”。100%的调研院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改进机制,如问责机制、激励机制等,确保对不完善的质量保障环节进行优化和重建,以此提升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质量保障的契合度。

    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人才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学生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合格评估专家反映参评院校的学生阳光开朗,充满自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竞赛获奖数量增多。学生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数量从2011年的校均26.60个、48.90个,分别增长到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30.84个、59.27个。招生、报到率稳步提升。2011年—最新或2022(历届)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平均报到率均在90%以上,且逐年递增。毕业生“用得上、干得好”,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高。2009—最新或2022(历届)年,新建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从88.00%提高到90.14%。

    6.展望新型大学发展新愿景

    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建本科院校走“地方性、应用型”发展之路,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地方政府对学校的依靠和支持不断增强,新建本科院校50%以上设置在非省会城市,其专业设置和特色充分体现地方产业和行业岗位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使大部分毕业生在本地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彰显,新建本科院校大胆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格局。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形成体系和规模。与学术型大学相比,新型大学走的是“地方性、应用型”办学之路,一部分发展水平较高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可集中优势资源参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从而构建起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直通车。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