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日前,顾明远、陶西平等学者倡议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信件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批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数据告诉你:近三成家长对性教育无能为力
调查显示,小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家长,而不是老师、同学、书或电视等。母亲在性教育方面比父亲做得更好,女生比男生得到的性教育更多。
■张立静 李清霞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近日针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小学生家长及2万名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小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家长,而非老师、同学、书或电视等,虽然有超七成家长对子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在教育观念和能力上仍存阻碍,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能力与子女的受教育需要不完全相称,小学生家长在内容、方法和观念3方面的性教育素养亟待提高。
调查发现,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内容依次为:性别教育(46.79%)、性器官卫生保健(31.02%)、防范性骚扰(29.90%)、生命的来源(29.52%),选择“几乎没教过”的占26.78%,表明超过七成的家长曾对子女进行过不同内容的性教育,但4项都选择了的仅占5.41%。可见家长虽有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意识,但性教育的内容并不全面,直接暴露出家长性教育能力的欠缺。
本次调查以“不知道怎么教”和“不知道教什么”这两项来考查家长的性教育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39.32%和11.28%,合计为50.60%;以“孩子还小,没必要教”和“不好意思说”这两项来考查家长的性教育态度,选择比例分别为22.21%和4.15%,合计为26.36%。可见,阻碍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家长的性教育能力不足(占50.60%),对性教育的教授内容和方法均缺乏认知;另一方面则与态度保守有关(占26.36%)。
调查发现,家长的性教育素养与其受教育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数据表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对性教育的认知更为深入,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能力更强,因此其教育意识更强,进行性教育的阻碍更小。
调查提问一、二年级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被别人看或者碰的,你知道吗?”提问三、四年级学生“你知不知道再长大些你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遗精)?”提问五、六年级学生“假如遇到性侵犯时,你知道怎么自助或求助吗?”调查结果显示,不论低、中、高年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家长,而非老师、同学、书或电视等。可见家长在子女的性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提高家长的性教育素养,对改善当前的小学生性教育现状至关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年级增高,学生自己从书或电视等媒介获取性知识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而更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以免学生对性知识产生错误的认知和理解。此外,中年级学生“不知道女孩会来月经、男孩会遗精”的比例接近半数,说明家长并未提前告知相关的性知识,没有帮助子女做好心理准备或掌握必要的应对方法,性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从家庭性教育的性别差异来看,母亲比父亲起更为重要的作用,女生比男生接受性教育的机会更多。
调查显示,母亲几乎未对子女进行过性教育的比例(占21.86%)低于父亲(占35.36%),而认为进行性教育没什么阻碍的母亲(占25.28%)所占比例又高于父亲(占16.93%)。此外,母亲对子女进行过2项及以上性教育内容的比例(占46.84%)也高于父亲(占33.11%)。可见,母亲在性教育方面比父亲做得更好。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几乎未接受过性教育的男生(占28.57%)比例要高于女生(占22.74%),家长对于女生“防范性骚扰”尤为重视;从接受性教育内容的项数来看,无论从接受性教育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女生都比男生更具优势。
比较不同地域之间家长进行性教育的情况,调查组选取了“几乎没教过”和“没什么阻碍”两个指标作为参考。调查发现,北京和黑龙江两地家长几乎未对子女进行过性教育的比例低于山东和江西,而选择“没什么阻碍”的比例要高于山东和江西,可见,北京和黑龙江两地家长在性教育方面做得相对更好。比较“市”和“县”两级行政区域的差异,城市家庭的性教育情况要好于县城家庭,即城市家长在性教育方面做得相对更好,这可能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相关。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
【专家观点】
要让孩子有健康的羞耻心
■胡萍
性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进行安全套如何使用的性教育,等于把人还原到动物层面。只进行性道德教育,就从根本上抛却了性教育的物质基础。
儿童的性探索几乎从出生之后就开始了。性教育关乎人的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水平、社会的文明程度。那种传统意义上“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性教育,靠孩子自己偷偷摸摸地摸索,造成了诸多愚昧和荒唐事件。所以性教育首先要思考“性”是什么,然后再来思考“性”的教育是什么。
“性”是性别,是生命,是爱情的第一元素,也是个人隐私。由此,我们倡导的性教育至少有四重属性:一是性别的教育,包括生理性别、心理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教育;二是爱与生命的教育,爱护自己的性器官,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珍惜生命;三是情感和责任的教育,学习把握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他人的情感;四是道德与法制的教育,学习防范性伤害,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性”,使其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
概括来说,性教育包括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性美育和性法制教育。性德育即性道德和性伦理的教育,让孩子懂得用道德和责任管理好自己的“性”;性智育即性科学知识的教育,包括性生理和卫生常识、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知识、生育知识、预防性病等知识的教育;性体育即形体健美的教育;性美育包括自然美(健康美)、语言美(不说下流话)、行为美、服饰美(符合身份与环境的服饰)等;性法制的教育包括尊重自己和他人身体隐私、预防性侵害、与性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等。
性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根据儿童性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让孩子在健康的性教育中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这也是性教育的目的。
如何科学、正面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大多数父母是茫然的,需要不断学习。
父母要了解孩子性心理的发展规律。当父母看到孩子的性活动时,要明白这是孩子在发展自己的性感觉。父母要懂得在尊重孩子性发展的同时,将符合社会规范的性规则告诉孩子。从道德层面谴责、辱骂孩子是性教育的大忌。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这是自己的私密行为,不可以在有人的地方进行。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懂得性行为的界限,对性有“健康的羞耻心”。
对青春期孩子的两性交往,如果父母和学校不教育,孩子就会从网络、色情书刊、色情视频中了解性活动的知识,而性的道德、法制、责任、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却没有人告知孩子,就会让他们以为爱情就是上床,就是性。现在出现相当多的青少年性犯罪、早期性行为、少女怀孕堕胎、艾滋病流行等,都是性教育缺失导致的。
性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性知识的科学,二是符合儿童和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仅停留在对生理知识的讲解上,这些生理知识孩子完全可以自己看书或上网弄明白,父母和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孩子构建健康的性观念和性心理,给予孩子人文的教育。
实际生活中,父母自身对性的态度比语言更能影响孩子,父母要传递给孩子正确的性价值观,比如尊重异性、保护隐私、热爱父母、珍惜生命。讲解性知识时,要以解决当下孩子的疑惑为原则,不要超越孩子的理解能力。
性教育忌讳走向性自由和性愚昧,既要从儿童成长的总体上把握度,也应从个体方面把握分寸,在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行人文提升,这才是性教育的价值所在。
(作者系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善解童贞》)
【家教主张】
这事儿真不能全指望学校
■杨咏梅
孩子最初的性探索一般发生在学龄前,每个孩子萌发问题的时间不尽相同,不能等着上学后老师一刀切的解答;脱离了情感而仅着眼于性安全教育,会让孩子或产生戒备甚至恐惧,或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就是传递自己对于生命、对于人生幸福的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性教育是常识教育,是情感教育,最终是价值观的教育。
作为人生的必修课,适时、适当、适度的性教育能缓解孩子的性好奇,让孩子产生性别认同,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如何做健康、自信、快乐的男人或女人。这一课,最早的课堂是家庭,最适合的老师是父母,最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技巧。
羞于启齿,讳莫如深,一言难尽,用心沟通,严重缺失,坦然面对,不能回避,自然巧妙,大方地说,防微杜渐,循序渐进,讲究技巧,适可而止,疏堵结合,案例教育,越早越好……我们的读者在QQ群中这样描述他们想到性教育时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词。
从这些家长们的认识来看,大家仿佛已经过了闻性色变、遮遮掩掩的阶段,对性教育的重视已经非常到位了。但有意思的是,一位教师和我私聊的时候举例说,放学路上他上二年级的儿子问他:“爸爸,人工授精是什么意思?”他吓了一跳,立刻反问:“你从哪儿看到的?”儿子说是从路边的广告上看到的,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孩子问的是“转基因是什么意思”,这位父亲还会这么紧张吗?
再看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状况的调查,近三成家长几乎没有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而对性别教育、性器官卫生保健、防范性骚扰和生命来源这4项内容均进行过不同程度教育的家长,仅仅5.41%。
这个数据和那位老师“吓了一跳、立刻反问”的下意识反应,给我最强烈的感觉是,对于性,家长的态度就是一种教育。如果你仅仅在认知上而不是发自内心承认要正面引导、自然巧妙……那么你的态度就会暴露你的潜意识,你的态度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有可能让孩子觉得性是羞耻、肮脏、下流的代名词。
今天的孩子面临的风险有多大?用性健康教育研究专家闵乐夫的话来说,“他们既要面对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考验,面对家长、老师的高度期待,面对生理发育和对性的蠢蠢欲动,还要面对媒体的冲击与诱惑,他们的成长难度加大了。”
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多迫切?性学者李银河用“抢”和“抗争”来形容——“一方面要和淫秽出版物、黄色网站抢孩子,一方面要和成年人传统保守的性观念抗争。”
有多少家长能在性教育方面不再无知、保守、粗暴?在一次有关性健康教育的座谈会上,有人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位领导:“当您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时,您给孩子讲过性知识吗?”领导犹豫了一下说:“我的孩子是男孩,没讲过,主要是难以启齿,但我家有很多书,孩子会通过看书获得知识。”
专业人士尚且如此,普通家长怎不为难?所以,在纠结于“怎么讲”之前,父母需要花时间弄明白自己“怎么想”。“道”想清楚后,如何借助绘本、如何开诚布公之类的“术”,在资讯丰富的今天,应该不难找到办法。
当然,由于自己小时候并没有得到恰当的性教育,大部分家长即使知道该怎么做,也未必能正确地做出来。比如我的同学,一位大报的资深媒体人,一次带7岁的儿子去超市购物时,儿子把收款台前摆放的安全套看成糖果,非买不可。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面红耳赤,然后——
A.不买东西了,强拉着儿子离开超市;
B.把东西放回货架,跟儿子说那是打火机;
C.若无其事地付钱,然后回家跟儿子一起打开看看是什么;
D.命令孩子闭嘴,“家里还有好多糖,不买!”
她是怎样做的?请扫描我们的“家庭教育之声”微信二维码,那里有答案。
【众议】
四五岁孩子更关注性问题
据我们在20个幼儿园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中班幼儿提问中有关“性”的平均数值普遍较高,这反映出四五岁的幼儿爱提“性”问题。因此,幼儿期的性教育,四五岁是最佳时期。
调研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和大班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关于性的表现行为,教师在看到幼儿模仿成人的亲密行为时,不问原因就严厉呵斥的情况发生频率很低,但往往不知所措,常常采取哄骗和逃避的方式对待幼儿的“性”提问。
调查发现,中班教师偶尔会对幼儿园小朋友进行性教育活动,但幼儿园和家庭有互相依赖推诿现象;行动上,性教育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能科学地解答幼儿的问题,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对于性的好奇心和基本需求。(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翔升)
课桌里掉出安全套
初三的英语课上,小A同学的课桌里掉出一只安全套,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目光。我的脸红了起来,小A也埋下了头。更糟糕的是,课堂一下子乱了,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
身为班主任的我很快镇静下来:这个时候,越是回避这个问题,学生的疑惑与猜想会越多。于是我捡起安全套,用很平静的语气说:“不错,这确实是一只安全套。大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这个小东西。”全班立刻安静了下来,睁大眼睛看着我。
“其实‘安全套’就是我们常说的‘避孕套’,是由天然乳胶制成的。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怀孕,同时预防某些传染病。一些性病就可以通过使用安全套来预防。”
班上又恢复了平静,直到下课,学生们的注意力再也没有分散过。(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 毕道玉)
预防校园性侵从家庭性教育开始
近年来,校园性侵案件不断见诸报端,虽然处罚和追责能起到杀一儆百的威慑作用,但却难以弥补性侵对学生的身心伤害及负面影响。要从源头上预防校园性侵行为,就要不断强化对学生的性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狼”技能。
目前,中小学生性教育仍然游离于学校和家庭的安全教育体系之外,还没有一部经过专家撰写、科学论证、审核使用的全国性防性侵教材,给性教育领域留下了盲区。反观国外,学校防性侵教育早已实现了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例如美国,专门有“性侵害、性攻击、性暴力和性骚扰”等课程讲授大纲,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教育部门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尽快填补中小学生性教育空白。(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杨启锋)
只能讲讲性安全
我以前从不在课堂上讲性知识,怕被学生笑话,而且觉得他们的知识未必比我少。但最近几年看到太多有关少女怀孕、堕胎的新闻,也看到一些“致青春”类型的影片把怀孕、堕胎列为的必备情节,容易误导青少年认为恋爱就是上床,就免不了怀孕、堕胎。于是,近两年我开始在心理健康课程计划中安排一节生理课,主要讲讲高中生的性安全。
一节课只有45分钟,所谓的性安全,只能从安全套开始说起:在哪里可以购买到,可以预防哪些性病,意外怀孕对女生有哪些身心伤害,对男生会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等等。
每到一个班上这样的课,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并且听得非常认真。但因为只花一课时和学生们讨论,所以对于效果,我从未作过进一步的调查,也不好意思去调查。(江苏省大港中学 孙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