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重在用心有感于新教育培训会议

时间:11-15编辑:佚名 教育新闻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12月19日上午到县实验小学参加新教育培训会议。会议半天,听了三节“晨诵课”,观摩了实验小学“新教育”展演,聆听了范主任和文老师的报告,很受启发,我想不管那种教育,他的落脚点应该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念超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一,新教育当然是“新”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旧教育而言的“新的教育”。

第二,新教育也是“心”教育,是相对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而言的“心灵的教育”。

第三,新教育更是“行”教育,是主张建设与行动的“行动教育”。

第四,新教育还是“幸”教育,是相对于当下的教育缺乏幸福、快乐而提出的“幸福的教育”。

第五,新教育也是“星”教育。追求理想“仰望星空”,打造民间教育的“星工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六,新教育也是“信”教育,这里的“信”是信心,是信任,更是信念。

2.抓住重点,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课改的起始之处认为教育的关键在于课程,所以从课程改革入手,但通过近十几年实验改革,成效并不明显。而新教育提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抓住了改革的关键“人”。我们传统的教育是单向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其实,教育的使命在于塑造美好“人”性,进而建设美好社会。“人”的完整性首先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的。“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3.措施得力,十大行动是实施新教育的有效载体。

(1)营造书香校园。创设读书氛围,开阔师生视野,促进师生发展。特别是“图书漂流”活动,书香的流动变成了家校之间心灵互动的精神交流。

(2)师生共写随笔。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

(3)构建理想课堂。主张把握理想课堂的“六个度”;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展度。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4)聆听窗外声音。开展学校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激发学生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使各种烙印改变着学生的人生态度,提升着学生的生命价值,同时也带给社会以纯真、至善至美的教育希望。把社会上的名流、企业家,哪怕是一个普通工人、农民请到学校,让一个孩子聆听他们的报告,说不定某一个报告就可以改变某一个孩子或者某几个孩子的命运。

(5)培养卓越口才。创立学生论坛,让孩子有当众说话的地方,“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说话,让孩子讨论,让孩子争论,让孩子真正的“说起来”。

(6)建设数码社区。以“新教育实验”为基地,以“教育在线”(www.eduol.cn)为网络平台,加强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建设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数码社区”,可以让“新教育共同体”进行超越时空的学习与交流,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7)推进每月一事。新教育实验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到底哪些是学生一生最有用的东西?我们的答案是良好的习惯。从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打球开始,学会健身;从吃饭开始,学会节俭;从演说开始,学会表达;从走路开始,学会规则;从植树开始,学会公益;从日记做起,学会毅力;从唱歌开始,让学生热爱艺术。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习惯养成一般要经过21天的重复练习,所以用“每月一事”的办法来培养习惯是非常好的途径。

(8)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程与岁月,朝向有德性、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等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一天天地丰盈着、成长着。教室是个小社会,就会有社会的一切:道德规范、行为规则、规章制度、榜样底线……全都与这个社会同步建构而成。在教室文化的思考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形象是教室命名,而最终呈现的则是教室文化的整体构建。一间教室的名字,应该是教室文化的具体承载与体现,是班级成员的自我镜像。而命名只是教室文化建构中的一个事项,和它相关的事务包括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间完美教室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在完美教室中,道德人格的养成始终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具体来说:

*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有一种基于生命自由的信仰;

*一间教室,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带——既是训练场又是庇护所,孩子们既能够体认这些传统又能够有资格对这些传统加以审视与反思;

*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

*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同时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

(9)研发卓越课程。在新教育的课程概念中,“起点”首先意味着人,意味着作为课程实施的具体对象学生,也意味着实施者自己;意味着教育要从受教育者那里开始,也意味着教师本人对于课程的理解。而“终点”,则意味着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意味着师生生命的发展程度;意味着社会与国家诉求的落实程度;而居于二者之间的,是历程、是计划、设想、方法、途径、资源、评估、修正……。简言之,在我们的课程意蕴中,起点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各种可能性;终点处还是人,是人的问题的解决、是人的幸福完整的实现。

(10)家校合作共建。新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让家长走进学校,成为教育管理的同行者:二是让家长拥有话语权,成为教育的评判者:三是让家长尝试义工,成为自觉服务学校的志愿者;四是让家长了解学校,成为素质教育理念的宣传者;五是让优秀家长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先进教育文化的践行者。六是实施亲子共读工程,成为书香家庭、校园的建设者。

4.成效显著。从范主任和文老师的回报来看,海门市的教育走在教育强省江苏教育的前列,是江苏省乃至全国新教育实验改革的一面旗帜,不管是海门市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教学质量均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考察体会到,海门市新教育实验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不难看出,素质教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是素质教育成果的一部分,属于锦上添花而已,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很好的例证,它进一步增强了我们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信心。

作为新加入到该团队中的我们来讲,任重道远,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加强组织领导。教研室成立领导小组,各校成立专门机构,力求有效实施。

2.合理制定活动方案。全盘考虑,立足长远,计划制定可操作、可评价。

3.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策划与落实。力求以始为终,力求坚持出奇迹。

(2)借鉴与传承。立足实际,项目选择既要接地气,也要服水土。

(3)创新与常规。把新教育实验自然纳入教学常规之中,不可强加进行。

(4)预设与生成。既要向好处努力,也要往坏处打算,摸着石头过河,一颗红红心两种准备,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4.活动载体促进

(1)搭建交流平台。搞好宣传发动,做好起始培训,不要输在起点上。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议,调整实验方案,共享实验成果。请进来走出去,开阔教师视野,点燃思想火花。

(2)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倡树正气,传递正能量。

(3)评选带动参与。课题申报、优质课评选、观摩示范等活动带动参与。

(4)评价促进实施。合理评价,正确引导,调动参与热情。

(5)成功激发干劲。搭建展示平台,体验成功喜悦,激发自觉意识。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我们走在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路上......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