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时间:11-16编辑:佚名 教学设计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一起伴着绵绵的秋雨走进这快乐的课堂,今天我们就学习《秋天的雨》。  
  2.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1)同位互相指读生字:同桌之间互相用手指着双线格里的8个生字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2)集体反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词,重点强调“钥匙、菠萝、扇”的读音。  
  (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读。一个人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谁能说一说,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鹊准备过冬,是不是?你们除了这些还看到什么了?(银杏树、枫树、柳树、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感悟“五彩缤纷”。  
  (1)学生默读课文,寻找描写的颜色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描写颜色的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2)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自己小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多读几遍。  
  2.重点体会、美读描写银杏树和枫树的句子。  
  (1)学生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去词体会。  
  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为什么?  
  (“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3)指导朗读。运用联系上下文和一边读一边想象的方法,走进情境,美读课文。  
  (4)看录像,感悟“五彩缤纷”。  
  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让我们一边看,一边读出它的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学生根据画面读相关文字。)  
  (5)美读全段。  
  3.体会“气味的香甜”。  
  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板书:藏着气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4.表演朗读。  
  (1)熟读课文。通过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读。  
  咱们就来把小动物和植物们是怎样准备过冬的演一演,怎么样?  
  (2)师生互动演一演。  
  (3)指导朗读。  
  这么快乐的景象,就让我们来快乐地读一读吧。放开声音读出你的快乐,自己读自己的。  

  四、拓展、积累,升华感情。  
  1.小结。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2.拓展。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3.积累背诵。  
  想不想把这么美的景色永远留在脑海里?就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读一读,背一背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选择你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并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用你手中的画笔为你喜欢的课文内容设计一幅图画。  



总评:  
  《秋天的雨》一课,是一节真实的课,一节朴实无华的课,一节抓语言文字、重诵读的课,主要体现了如下一些特点:  
  一、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为使学生“喜欢阅读”,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比方说在指导第二自然段的阅读中,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境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让他们对阅读文本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时,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重视读的层次性。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