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中求发展课程总结与反思

时间:11-15编辑:佚名 教学设计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教学案例:

  差异中求发展

  ——“认数6、7、8”教学案例

  在这节课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求

  得了发展,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1、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并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练习“数序”时,创设“小猫吃鱼”的情境,师:有6只小猫,3堆鱼(4条、5条、6条),如果每只小猫吃一条鱼,问哪堆鱼正好够吃完。  生1:6条鱼正好吃完。生2:因为6=6,所以6条鱼正好吃完。生3:4小于6,所以4条鱼不够吃。生4:6大于5,所以5条鱼不够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通过发表各自独特的想法,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练习的设计讲求梯度性和趣味性。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梯度性、针对性、开放性、趣味性,能从质和量的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首先,练习的设置要考虑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练习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数数、写数、排序、

  “小猫吃鱼”、比较大小、开动脑筋。不但体现了梯度性,而且体现了趣味性。其中,排序练习中,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左边数,小狗排第几?  生1:从左边数,小狗排第7。  师:谁能像我一样问问大家?学生们根据自身能力模仿说出问题,生1:从左边数,小鹿排第几?生2:从右边数,小兔排第几?既照顾了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开放性。

  3、肯定学生的差异,客观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肯定学生的差异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评价一个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要善于用肢体语言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促使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如果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功,必然促使他们继续参与,求得进一步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断体验成功。

  例如,在“开动脑筋”环节里,设置了: 8>□ 7<□ 4=□  0<□。生1:8>7,7<8,4=4,0<1,师:真不错,咱们再听听其他同学的答案,怎么样?生2:8>6,8>4,7<9,7<10,4=4,0<5,0<20  师:你能像他那样再说出几个答案吗?  生1:8>2,8>1,7<11,7<12,0<2,0<10,师:你说得既准确、声音又响亮!老师真佩服你(伸出大拇指)!在此间,教师及时对他们发表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们在合作中互相启迪思维,在多向交流中相互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主动参与的兴趣,不断体验成功。

  总之,新课标、新理论,我们既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又要积极实践,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尊重差异,重视发展。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