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电影,本来是最大众化的艺术。男女老少,文盲“高知”,都能看,也都爱看。 但是很奇怪,现在的电影院竟然常常闹“饥荒”很多国产片的上座率很低。就连我们这些生性好动,求知欲强,本该是电影迷的中学生,也成了电影院的稀客。提到看电影,不是说“没空”,就是说“没劲”。说“没空”,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书山题海,看电影几乎成了奢望,这是事实;说“没劲”,现在的很多电影,失去了吸引人的魅力,这也是事实。探讨一下其中的缘故,供我们的电影创作者们参考,应当是电影评论的任务。 电影,要能吸引观众,我认为,首先要让观众看懂,并且看了确实有收获,或者是认识上得到启迪、提高,或者是精神上得到娱乐、享受。比如我们喜欢看《红衣少女》,这当然同这个电影写的就是中学生的生活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它塑造了安然这个既来自生活又富有理想色彩的人物,并通过这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折射出社会和人生的丰富性、复杂性。这就很合乎我们的口味了。
因为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我们最不愿意被人看作是不懂事的孩子,讨厌成人用“过来人”的口吻教训我们“应该干这”、“不应该干那”,而是像安然一样,喜欢用自己的眼!Ii" 观察世界、思考事物、辨别是非,所以《红衣少女》一出来,就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但最近几年还出了好几部直接反映中学生的影片,然而它们反映的不是现实中的中学生,而是过去年代的中学生,或者只是存在于编导心目中而不是现实中的中学生:不是憨头憨脑、唯唯诺诺的“小绵羊”,就是狡猾刁钻、破坏捣乱的“调皮鬼”,或者是不思学习,只知谈情说爱的“多情人”,这同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形象相差太远,怎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现在很多电影不吸引人的第二个原因,是老一套、公式化的东西太多。 鸡鸭鱼肉,海参天夭吃、顿顿吃,用不多久,谁也会吃腻的。电)N也‘样。武打片《少林寺》上演时,电影院场场爆满,我们中学生更为之倾倒,不少同学看r三遍四遍还想看,因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武打片。
谁都感到新鲜,看着带劲。可是,随着《少林弟子》、《南北少林》、《少林俗家弟子》、《少林童子功》以及“少林”的同胞兄弟《武当》等功夫片不断推出,去影院的人日益减少,以至有人为功夫片总结了这样一条“规律”:打,打,打,人多的打不过人少的,个儿大的打不过个儿小的,大人打不过小孩,男的打不过女的。电影入了俗套,自然失去了吸引力,近几年的功夫片中,《神鞭》与众不同。它功夫出奇、招式翻新,更可贵的是它寓教于“打”,具有较深的思想涵义,跑出了单一的功夫片的模式。所以,它就又赢得了观众的青睐。 电影缺乏吸引力的第三原因,是有些编导脱离生活、生编硬造,我们爱看《血战台儿庄》,原因就在于它给了历史以真实:无论是日本侵略军,还是抗日的国民党官兵,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战争的情形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