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的启示_700字

时间:12-24编辑:佚名 话题作文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孔子困于陈蔡。回得米归,造饭。回取米而食。及请,子曰:“吾梦父,希祭。”回曰:“不可。米玷,不忍弃,乃食。”子曰:“知人不易!”

-----题记

知人不易。

这是至圣孔子所发出的喟叹。

举例来说,就像我熟悉的萧然。她很开朗,经常说个不停。但在一起久了就会发现,她有一个多情忧伤的灵魂。在她的文字里,“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只有酒红、深白、冰蓝三色存在,令人大呼上当。

也许我小题大做,因为这司空见惯。夫妻不一定真的恩爱,满口仁义之人最先挑起战争,道貌岸然的人有时内心恰好最是肮脏。这一切都不得不让千百年来的人和至圣一起发出感叹:知人不易。

《北齐*颜之推家书》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宁信眼视,勿信耳听。”在今天仿佛已成了过去。毕竟人与人之间的隐瞒深了,一次之见,一事之闻就不一定再真实。

如果说知人不易的一些原因可归结于别人的隐瞒太深,伪装的太好,那么另一方面就必得归咎于人性中的轻视轻信和自己的主观原因了。于是便有人说:“眼见不一定为实。”(又译:眼睛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这又启示我们:与人交往须长时间观察,万不能只听像狡诈的提比略(Tibiling)或宽宏的奥古斯丁(Hogasiding)这样人的一面之见。也不能只以一件事决定人的好坏,否则"知人不易"便是当然了。

未来将有更多的"画饼"和"萧然"。么认清他们或说是使"知人容易"的方法,就是认清人性,"失去他信力"(鲁迅语)。有人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便是这种想法的体现。刘墉更绝,在《我不是教你诈》中说,“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坏,忘记他们的好;不可因为他的善,忘记他们的恶”。这大概可算作经典语录了罢。

但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或自怜,或嘲讽。亚美尼亚君主狂妄地自封“王中王”,却被罗马大将用一只小部队完全击败,便后悔对这为大将所了解的都错了,哀叹“知人不易”。其实用对韦斯巴芗的评语再合适不过:“若他不狂妄,便不会知人不易了。”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至圣的启示,也正是所有人的启示。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