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游客:学会排队和耐心“看门道”
问及中国馆(网上中国馆)馆长徐沪滨最想对世博会或中国馆的观众说什么?回答是:“感动”和“感谢”——“他们冒着酷暑排长队参观,热情、好学、自律和礼貌,让人动容。”
“中国游客开始学会排队、耐心观展了。”德国馆(网上德国馆)政府总代表迪*尔施米茨先生这样说。德国馆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过去3个月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25岁的德国馆讲解员迪特克里斯特就惊叹于中国游客的耐心和好奇心。他曾经扮成游客,坐着“世博凳”,啃着黄瓜在德国馆外排了3小时队,感觉“很困难很痛苦,进馆后累得不想再看了。”排队时,他认识了一个从新疆来的维吾尔族家庭,他们为此坐了整整3天火车。德国馆里有众多高科技产品和有趣的互动项目,不少孩子边参观边追问,还认真记录。迪特克里斯特甚至觉得,与中国观众的交流,让他的世博工作经历更像在读“中国的社会大学”。
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乐观
上海音乐学院一位女大学生曾投书俞正声,痛陈诸如在世博园中冒充残疾人坐轮椅以逃避排队等不文明现象,引发媒体和网上关于观博素质乃至国民素质的大讨论。从那以后,许多参观者在用镜头和个人博客曝光世博会上少数游客的不文明举止。这样的讨论和互动,使不文明行为成了过街老鼠。
从6月11日开始,一批市民巡访员在世博园区开展“文明观博”测评活动,至8月初已提交6次测评报告。分析显示,游客文明观博的“指数”正不断上升。
“从插队、争吵、拥挤,到自觉遵守规则、耐心等待,学会排队成了游客参观上海世博会的收获之一。”市民巡访团团长任德呈这样说。
通往“后世博”: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内心深处
与环境、秩序意识一同被游客带走的,也许还有被各种文明传统、新科技成果激荡起的创新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世博,有一个醒目的词是“低碳”,游客运营车是新能源的,座椅是再生材料的,“绿苗”模样的垃圾投入口连着最新的处理设备;许多场馆的建筑、设计和展示都调动了五花八门的“节能”手段:“零碳馆”、“负排放”、“可回收”,太阳能、风能、生物链;就连赴上海观世博的旅行方式,都会有人根据“碳排放”高低,帮你设计“绿色出行”计划……
从世博会回到家,对能耗消耗人们都变得有点小心翼翼。
“平时在家,开空调不低于26℃,随手关灯,开水龙头时水流关小一点儿,在马桶水箱里放两个可乐瓶也能省水。”家住黄浦新苑小区的小学生尹茗琪,已经实践起刚从世博学到的“节能”理念。
上海市市长韩正认为,确保未来城市建设的低碳环保,不能只靠城市管理者和科技人员,更需要全民树立节能理念。它是显示一座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这座“世博大学”里,变化最大的,当数以“90后”为主体的志愿者们。
由于这些志愿者统一身着白绿相间的服装,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小白菜”。截至7月底,已有主要来自上海34所高校的7批志愿者在世博园上岗服务,总人数超过3。5万名。加上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和海外志愿者、园区外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志愿者和平安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的志愿者人次早已超过100万。
世博跑到中途,一棒棒接力,表现却一样生动、精彩的“小白菜”们,用不厌其烦的踏实行动,赢得游客和社会的认可、信任和喜爱。连他们的老师都说,要重新打量“90后”们。
“他们长大了!”上海大学教师、绿地公园片区志愿者主管徐磊这样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