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最新或2022(历届)年河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
1 .【答案】 B
【解题思路】 B 选项不但因果关系错位,且无中生有。 B 选项对应文中第二段。首先,原文第二段指出 “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 …… ,帮助他们(百姓)度过困境 ”“ 私人借贷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 ‘ 钱荒 ’ 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 …… 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 ,也就是说,二者都可以帮助百姓在紧急情况下度过困境,所以并不是 B 选项所说的 “ 其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 ,即 “ 帮助百姓 ” 和 “ 利率低 ” 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故因果对位信息错误。其次,原文只是指出 “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 ”“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 ,文中并没有将二者进行明确比较,故 B 选项说 “ 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 是属无中生有。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道题稍微有陷阱,需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这也是论述类文本的高频易错点,很多学生容易忽视。
2 .【答案】 B
【解题思路】 B 选项对应文中第三段。文中第三段只是强调 “ 通过民间自发力量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 ,这就是说是民间和官府两方面的推动才使得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出现,故 B 选项 “ 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 ” 说法有误,文中无依据。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对应原文可以找到相应地答案。
3 .【答案】 A
【解题思路】原文第二段开头就说 “ 宋代在信用形式有新的特点 …… 有借贷、质、押 ……” ,也就是说 “ 质库 ”“ 解库 ” 是宋代特有的新特点,而不是 A 选项所说的质库、解库是随着唐宋经济的发展随之兴盛的,这扩大了原文的范围。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重要概念内涵的能力,这道题注意联系上下文,考查学生仔细阅读,注意时间段和范围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比较不好判断,很多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只盯住某一句或者某几句话,而忽视了上下文的语境,从而导致漏掉重点信息区间。
二、
4 .【答案】 A
【解题思路】文言文断句一是看句意,一是分析动词和附近名词的关系。从句意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宣和末期,高丽入宋朝进贡,使者所过的地方,调发民夫修整船只,引起骚动且用度颇多,孙傅说: “ 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且对于中原之国来说又没有丝毫的好处。 ”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相同,上奏降贬孙傅把他安置在蕲州。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来看,动词 “ 贡、过、谓 ” 的发出者分别是 “ 高丽、使者、宰相 ” ,所以以上动词应该紧跟着发出动作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故可以排除 C 、 D 。而选项 A 、 B 的不同只在于动词 “ 奏 ” 的主语是谁,很明显, “ 奏 ” 不是孙傅自己发出的,也不是突然冒出的苏轼发出的,而是宰相发出的动作,故 “ 奏 ” 不应紧跟名词 “ 苏轼 ” ,所以排除 B ,正确答案是 A 。
【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掌握基本的虚词、固定词组等,但是现在文言文断句越来越不会那么简单,更需要学生从语义、语法上去判断几个词的关系,那么对于实词功底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从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入手分析句子间的成分位置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5 .【答案】 D
【解题思路】 D 项错误在于 “ 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 ,而是被 “ 预定 ”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 “ 皇储、储君 ” 。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古汉语文言常识的能力,最近几年,这样的传统文化知识题成了热门,更多地考查考生的语文功底和素养,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这一类型的题在各大省市的模拟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集中起来说这类题往往不会有大的错误,都是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瑕疵和陷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琢磨。
6 .【答案】 C
【解题思路】 C 选项 “ 杀二宦者 ” 错。原文中说的是: “ 别求类状宦者二人杀之 ” ,意思是说 “ 另外找了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 ” ,也就是说是两个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
【点评】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运用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年份等不变的名词去快速定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这道题和传记类文本的答题思路和技巧非常接近,只不过一个是现代汉语,一个是古代汉语,但是技巧方法都是一致的。
7 .【答案】( 1 )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解题思路】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 唯 ” ,只; “ 帝 ” ,名词做动词,统治、称帝; “ 苟 ” , 如果; “ 当 ” ,判罪,这里是判自己去死的意思; “ 之 ” 代指前面的事情。
【答案】( 2 )进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解题思路】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 “ 不吾索 ” ,要翻译成 “ 不索吾 ” ; “ 虽 ” ,即使; “ 俱 ” ,一起; “ 面 ” ,名词做状语,当面; “ 庶或 ” ,或者; “ 济 ” ,实现、成功。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包括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理解,文言文翻译一定要注意句式和活用的问题,这次的题目都有涉及,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细心,做到一对一的翻译,然后再去调整句式和结构。这次的文言文翻译比较简单,没有难点和怪点,都是平时常见常练的字词,只是需要考生按要求和步骤答题。
8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直接描写了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 “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 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解题思路】这道题问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我们学过的写景的角度一共是两种:一是直接、二是间接。《白》的景物描写是十分直接的,如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与之相比,《发》的景物描写则是间接的,并没有直接说环境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景物是诗歌最爱考查的点,去年课表 I 卷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作用,今年的是景物描写的角度,那么明年就有可能是情景关系了,景物虽然在诗歌中比较重要,但是知识点比较清楚明了,易于考生掌握和学习,比较简单。
9 .【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以国事为重,竭力完成王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了国事,即使思念家乡、亲人想和亲人团聚也只能梦中悄悄思念,把思乡放在了次要位置的复杂感情。诗歌尾联说 “ 勤王 ” 即使指尽力王事,也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写出了作者不因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报效祖国的决心,而 “ 私向梦中归 ” 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但在国事面前,诗人把轻重分的很清楚,表达了诗人即使思念家乡和亲人,但也会以国事为重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对全诗的感情抒发在内容情感上起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全面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意无穷。
【解题思路】虽然问的是最后一句的情感,其实就是结合最后一句谈谈全诗的情感。那么结合题目、作者还有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岑参把爱国、完成王命和通家人团聚孰轻孰重分的非常清楚,虽然思乡思人,但依旧以国家大事为重,体现了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怀。
【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结构作用的能力。做诗歌最后一道题,一定要先总说答案,再一一分析。诗歌的情感往往是和诗歌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通过前面的写景,为后文的抒情做了很长的渲染和铺垫,尾联很明显表达了爱国和想要与亲人团聚的两种情感,但二者并不矛盾,前文的景物描写暗示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吃苦耐劳和强烈地爱国主义情怀,主次分明,情感突出。对这首诗的情感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可以说全面的体现了考生对诗歌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展示了高水平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
10 .
( 1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3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
11. (略)(唐山市历年只让学生选作传记类文本阅读,故略)
12 .
( 1 )【答案】 B 、 E
【解题思路】 A 选项错在不是 “ 所有的大学 ” ,原文第三段中说 “ 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 ” ; C 选项错在 “ 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 ,原文第九段中说 “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 ” ; D 选项主要是一句相关链接 ② 来判断的,相关链接 ② 并没有说 “ 关注现实是一贯原则 ”“ 态度上有保留 ” 也不全对,表达有误。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分析这类题要注意选择完全正确和错误最少的那一个,不能丢了相关链接,要把相关链接当做正文来看待。
( 2 )【答案】
① 受中国古代经典史家和文人作品的启发帮助,取其精华
② 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没有阿谀奉承之词
③ 从国外名作中吸收模仿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
④ 自己开始尝试创作和归纳总结
【解题思路】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问朱东润观点形成的过程、背景。根据文章划分层次,文章 1——3 自然段是一层,是对人物、事件的背景介绍; 4——5 自然段是一层,讲述的是古代文学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的影响; 6 自然段是一层,讲述别传对传记文学的影响; 7——9 自然段是一层,讲述国外传记文学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影响; 10——11 自然段是一层,讲述的是传主自己对传记文本的认识体会和创作。也就是说 10——11 自然段是作者观点形成的阶段,那么 4——9 段就是形成的过程了,一共三层,所以可以归纳概括出三点内容: 1 、受中国古代经典传记作品的启发帮助, 2 、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 3 、从国外名作中吸收模仿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然后可以答上第四点,作为保障, 4 、自己开始尝试创作和归纳总结。
【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的答案分散在各个段落之中,需要找到不同历史时期朱东润的观点态度,并整合,分项概况,注意时间顺序和语言的简洁、准确。
( 3 )【答案】
① 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
② 按照顺序介绍自己学术思想观点的发展
③ 自传使文本更有真实性、概括性,体现了人物思想变化的经历,使传记更有时间感。
④ 文本有叙传结合,即有传有评,叙议结合,说理更透彻,互相交错,连贯畅通。
【解题思路】答题关键点,首先是学术性的,其次是自传。学术性的传记,自然以学术观点为主,思想深刻,分析透彻;传记的顺序也是一介绍自己学术观点的形成发展为线索的;自传的特点具有真实性、概括性,体现了人物思想变化的经历,更有时间感。其最后要结合相关链接 ① 对文本特点的阐述,糅合起来。
【点评】本题考查对传记类文本类别了解的能力,这道题考查了考生对传记类文本的了解和熟悉程度,需要考生调动所学知识,运用到文本中来,把知识和文本有机结合。
( 4 )【答案】
我同意他的观点
① 要在一本书中把对传主评价全都交代
② 应该没有阿谀奉承之辞,要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全部奉陈
③ 刻画传主要生动,进行入情入理细致的分析,但是不要太过琐碎
④ 着墨不要太多,要有韵味,要勇于创新
⑤ 要亲自动手尝试创作,结合生活经验去挑选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要有尊崇的气节与品格,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关切现实,拯救危亡。
⑥ 刻画和评价传主要相结合,叙议结合,从客观的角度给出公正的评价
只有这样,传记类文本才能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概括性、典型性和历史性。
【解题思路】这道题实际上就是在考查归纳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那么把全文包括相关链接综合起来,找到作者心理活动或者观点态度的话,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传主的观点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一定要注意找全人物的态度,然后再进行归纳,以免丢点丢层。
五、
13 .【答案】 C
【解题思路】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点评】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近几年,越来越爱考查近义词成语三个一组的辨析,这也告诉了我们下一届考生的复习方向和内容,要多关注近义词成语的辨析。
14 .【答案】 B
【解题思路】 A 错在状语位置不当, “ 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 31 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 , “ 从现在起到年底 ” 这个状语是修饰动词 “ 承办 ” 的,而不是修饰动词 “ 宣布 ” 的,所以修饰语要紧跟着被修饰语,正确说法应该是 “ 国家大剧院宣布从现在起到年底将承办 31 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 。 C 选项错在句式杂糅, “ 面对 ” 是主动的, “ 引起 ” 不能是 “ 人们 ” 主动发出的, “ 人们 ” 只能是 “ 引起 ” 的宾语,是被动的,因此前后矛盾、杂糅,所以应该改成 “ 这类形象引起人们的深深思索 ” 。 D 选项错在偷换主语, “ 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 “ 史上最严 ” 的称号 ” 这句话的主语应该是 “ 《食品安全法》 ” ,而前一句的主语是 “ 国家 ” ,前后两句话主语不一致应该补全主语,没有补全主语则是犯了偷换主语的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题每年都是学生弱点,其实无非集中在集中爱考的题型中,如:缺主语、换主语、缺宾语、搭配、顺序、杂糅、歧义。这些题型需要考生做到心中有数,运用的时候要灵活分析,尽快找到每一个单句的中心语,然后去分析成分和句意。
15 .【答案】 A
【解题思路】根据上下文,这段话强调的是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的好处,以及要推广成品油质量升级的原因,所以先排除C、D,C选项强调的不仅仅是油的质量,还有车的改造,所以重点不突出;D选项想说改不改造汽车都行,所以也不对,文章想强调的是即使不改造也能体现新标准油的好处;B选项说法不对,不符合常识。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道题是近几年课标I卷的新题型,看似比以前的衔接题简单了,实际则更加灵活,四个选项之间意思相近,句式相似,这就需要考生特别关注所给语境,强调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文段的主要意思和侧重点,有的时候还需要关注关联词语,最好采用排除法来做题。
16 .【答案】
( 1 )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 2 )这种模式不但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 3 )通过在线支付完成交易
【解题思路】这一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空白处的连贯性和与上下文的关联性,没有一个是独立的,必须介个整段文字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本次考题比较简单,只需要多关注上下文,语言连贯得体即可。
17 .
画面中心是椭圆形的地球,画面右侧是一直手正在拒绝和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保护着画面左边的三条鱼,整幅图寓意保护水环境,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的坚定决心。
【解题思路】首先要对图片进行客观描述,即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说说构图要素;然后结合图形说每一部分的寓意;最后结合题目和图片的主题对整幅图的寓意进行一个说明解释。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幅邮票寓意明确,构图清晰,相信很多考生都能拿到满分,主要是掌握了先描述后说寓意的的答题思路,基本都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18 .
【 立意探索】
立意上看,可以写给老陈。老陈的女儿虽然报了警,但实则是对老陈的关心,对生命的尊重和负责。所以,可以从责任、关爱、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等角度来和老陈交流。
也可以写给小陈。可以赞同,小陈举报父亲,是遵守法律、规则和原则,是客观的做法。也可以不赞同,认为此举过于极端,没有宽容和亲情,难道法不容情?也可以从情、法和宽容、原则两大辩证的角度去和小陈探讨这个问题。
还可以写给其他相关地方,比如执法人员或者交通管理者,要求他们严格执法,多做宣传等等。
【点评】最新或2022(历届)年全国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要求从当事人、女儿或者其他相关地方三个角度来写一封信,其立意比较容易,需要注意的是信件的格式和语气,尤其是落款要以“明华”为姓名。总的来说,这次的作文比较好写有社会性、针对性、思想性、说理性,有着强烈地社会责任感,对于考生来说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