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有一种生活,叫“朋友圈里的生活”
上个月,朋友安娜的生活被一个陌生女孩偷了。
安娜是我朋友圈里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在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有朋友,颜值还很高。每次翻到她的朋友圈,妥妥儿人生赢家的生活。
每次一发状态,底下都是点赞和好评:
“安娜女神又去哪里旅游啦?”
“娜娜的衣帽间超酷啊!”
“这是那家超难订到位子的餐厅吗?女神求带飞~”
上个月某一天,安娜的一个朋友,突然发了成打截图给她,问她:“安娜这是你的小号吗?”
截图上是一个女孩的朋友圈,头像是安娜不久前美美的自拍。
女孩的朋友圈每天都状态,今天去哪里吃饭、今天去哪里玩、今天买了什么新的化妆品和包包。
文字、照片,都跟安娜朋友圈晒出来的一模一样,发送时间也就差了一两分钟。
安娜感觉后背一阵发凉,换了头像加了那个女孩。
通过好友申请之后,安娜直接发了一张最新的自拍,问她:
“这张你还没有吧?”
女孩不解。
安娜忍不住质问她:“你偷别人的生活偷了两年多,这两年多你自己还算活着吗?”
过了一会,女孩直接把她拉黑了。
戳穿她的过程很令人头疼,只知道女孩最后请求她原谅,注销了账号,答应不再做这样的事情。至于她还会不会申请新的号码,继续偷别人的生活,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可是,在朋友圈里过PS的生活,似乎已经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了。
那些调过无数次光的风景照、那些叠加了基层滤镜的美食、那些B612镜头下的自拍,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
甚至我在网上还看到,有人在卖一个资料包——美食、旅游、化妆品、鞋子和包包的照片,还有一个贴心的《教你如何装逼指南》,足够买家在朋友圈“生活”好几年了。
沉迷在朋友圈的“假装生活”里,我们毫无察觉,真实的生活正在被一点一点删除掉。
时代焦虑:朋友圈里的人总是过得比我好。
大青跟我说:“每天早上醒来,总是胆战心惊地点开朋友圈,好怕又看到谁谁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听到这句话,我无奈地苦笑摇头,掩盖内心同样的焦虑。
好怕看到跟我相似的你们,一夜之间去追求“诗和远方”了,留我还在原地苟且。
去年有一阵子,工作和感情都不太顺利,每天都在家里躺尸,该写的文章拖了又拖。
家人觉得我懒得要命,除了睡觉还是睡觉。可是没人知道我一直在半夜哭醒。
那个时候,我最怕的就是看到朋友圈。
A升职了、B买房了、C被求婚了、D又启程环游世界了。
大家都过得有滋有味,只有我这么糟糕。
不行,我要反抗!
最简单的反抗就是动动手指,PS几张美食图、拍拍书和字,复制几段颇有深度的话,发朋友圈。
发完忍不住还去看,一遍、两遍,等待点赞和评论,等朋友们也来夸夸我、羡慕羡慕我。
心满意足之后,我发了一条信息给好朋友:“我不开心,活得太累了。”
你看,短暂的精神安慰之后,继续回到空虚颓唐的状态中,嘲笑自己这个“小骗子”。
我们明明深谙朋友圈的“潜规则”,明明知道大家都是精挑细选,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朋友圈了里,装出岁月静好的模样,背后都有各自的心酸和苦楚。
可是,看客还是止不住的焦虑。
有人说:“朋友圈的美好生活,是对现实丧生活的一种抵抗。”
确实,每次在朋友圈“假装生活”,谈论“诗与远方”,心里总是会得到某一刻的平静和幸福。
甚至会在不断增加的点赞和评论中,到达精神高潮。
可是,在虚拟和现实中来回,是一件很折磨的事情。当我们跌回现实,在外人眼中越是热闹和精彩,自己的内心就越发孤寂冷清。
这是一个死循环,治标不治本。
生活,是一个骗人的词
最近有一篇刷屏的爆文《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讲述着大城市生活的不易,和年轻人前途的迷茫,戳中一大批人内心的痛处。
其实啊,还有更多人的“假装生活”,是在朋友圈里。
朋友们难得出来聚会,大家拍完食物、凹完自拍,就开始低着头发朋友圈了。聊天心不在焉,眼睛时不时地瞄一瞄,有没有未读的小红点。
而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一到,又会被一波一波礼物照和甜腻腻的文字刷屏。
有人调侃:“你在朋友圈这么孝顺,你爸妈知道吗?”
仿佛,朋友圈里的点赞和评论,才是最珍贵的友情;朋友圈里诉说的思念和感情,才是最动人的表白。
可是,真实的生活里,我们真的有那么珍惜吗?真的那么有仪式感吗?
朋友圈,本意是为了记录和分享真实的生活的。
可是,慢慢地,它变成了实现理想的捷径、成了“幸福”的竞技场。
我们本想让现实生活的中的感情,多一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联络。没想到,最后变成只靠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来维系。
你给我踊跃点赞,我给你积极留言,我们彼此获得某种奇怪的认同感。
可是现实生后中一碰面,也许又生疏又尴尬。
这是何苦呢?
我们把朋友圈当成了“理想生活”的捷径,掩盖真实生活里的汗水和泪水、掩盖那些苦苦争取和求之不得。
仿佛只有每天睡到自然醒、有房有车、环游世界和买买买,才称得上“生活”。
梁文道说:“生活,其实是一个骗人的词。”
认真地工作、柴米油盐、妻儿老小,就不是生活了吗?会有压力、会有挫折,就不是生活了吗?
生活本身不单单是享受、消费,生活会有轻快,自然也有沉重;有残酷、也有美好。
韩寒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可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样的话,人永远没能到达“生活”的可能。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另一句话,《在路上》有一句真理——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不过没关系,道路就是生活。
与其在朋友圈“假装生活”大半年,不如好好儿地,在现实生活里努力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