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影评--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时间:09-25编辑:佚名 观后感大全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看罢《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我开始思考,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的我们,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希望我是麦克墨菲,这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有点过头,却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在乎各种条条框框规规矩矩的束缚的年轻人,虽然他表面上或者在一些行为上让普通人无法接受,甚至是违法,但是我想他最多不过是一个不听话的捣乱分子。而有时候我是酋长齐弗,想要像麦克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因为各方的压力只能压抑自己,选择保持沉默和放弃自己的真实追求。但是也有的时候我会变成那个满脸严肃的护士长,处在一个高位用一些所谓的规矩管制其他的人,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从统一的规矩。或许更多的时候,我就像那群病人,盲目而麻木,从一开始就被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方法固定,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着,最后忘记了自己是谁。

  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际上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影片以疯人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

  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有人说影片中的疯人院实际上映射的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但不管是不是这样,不管是生活在哪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种有些压抑的状态使得人们慢慢失去自我放弃本应属于每个人的对自由的追求。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悲剧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作,充满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

  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个疯子,我们都是正常人,然而在疯子眼中我们却是不可理喻的异类。麦克墨菲和酋长齐弗是疯子吗?在护士长眼中是的,在院长眼中是的,于是麦克最终被变成了白痴。而在我眼中,那个总是一脸严肃的护士长才是一个疯子,她所标榜的采用先进的药物与精神治疗方法,其实却把病人视如动物,剥夺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爱好。每天进行的谈话治疗,一遍又一遍地刺痛病人的内心,让他们不停地回忆起自己想要永远忘记的最悲痛的记忆,却美其名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娱乐时间放一些病人听不懂也不喜欢的歌曲,而不允许他们观看他们更喜欢的棒

  球比赛,哪怕是通过举手表决也依然面不改色的禁止病人追求他们喜欢的东西;当看到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酋长开始开心的打篮球时,她脸上的表情不是欣慰而是担忧。她在担忧她的权威受到威胁,她在担心她的命令受到违抗。

  影片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就像是一个教条化的魔鬼,她古板的表情和冷漠的眼神,折射出她颗麻木不仁的心灵,这和麦克墨菲丰富的人物表情和有些疯狂的心态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和对抗。护士长就是这个人群的统治者,就是这个工业社会的代表。如果动摇她的地位,或者违反了她所规定的体制,就要受到严格的处罚,被打,被电激。在这种暴力的统治下,使病人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不敢提任何意见。

  影片的中间,当看到麦克他们出海钓鱼,看到他们找来女子和比利在一起,看到他们暂时的胜利和欢乐,我几乎已经完全融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轻松地快乐着,忘记了那必将来临的命运。当麦克墨菲终于被送去手术,我几乎快要落泪。这样鲜活的一个人,他的调皮和活力宛然还在眼前,却始终斗不过社会的规范,转眼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他不是植物人,手术后过一些日子以后他能够起床,吃饭,说话,可是他已经不再是麦克墨菲,只是护士长的成功作品而已。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只怕莫过于此了。

  酋长齐弗在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杀死麦克墨菲?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正的麦克墨菲还活着,一定会觉得宁可死了,也不愿意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也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样的麦克墨菲存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败和讽刺。麦克墨菲曾经说过,他们要离开疯人院,——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胜利。现在这样的麦克墨菲怎样才能够离开,怎样才能够自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死去。齐弗杀死麦克墨菲,只是帮助他作出最后的抗争,然后带着麦克墨菲的思想和期望,冲出去寻找他们的自由。

  我深深的被麦克墨菲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感动,“至少我尝试过了。”麦克墨菲因为受不了疯人院对人的压迫企图搬起一个洗手台砸碎窗户逃走,而病友们都打赌他搬不起那个沉重的台子,他并不服输,在用尽全力屡试屡败之后他放弃了,落寞的走开,然后对自己,也是对所有人说,“至少我尝试过了。”麦克墨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就是那个在深夜里撬走你自行车的家伙。他就是那个在酒吧里调戏你女友的家伙。他就是那个爬上你亲手栽的樱桃树,大肆饕餮的家伙。他就是那个酗酒唱歌,吵得你整宿睡不着的家伙。他就是一次次把你气得想抄家伙的混球,在你咬牙切齿唾骂其为人渣的时候,言辞间不会留有半点同情。然而看到最后为何大家都会为了他的死流下了一行行热泪,为他的死悲痛,怒斥那间惨无人道的疯人院和那冷血的护士长和院长,却从没想过自己在现实中也可能是护士长的帮凶。

  人们更想要的是安全,而最安全的立场,就是“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麦克墨菲们之所以被打入另册,无非是他的自行其是破坏了游戏规则,大伙为了自己的安生,把他送进了高墙里面。随后,我们就把这个过程集体遗忘了,并且无比心安理得。人类的聪明莫过于,永远可以为自己找到合情合理的立足点,可以在价值判断的杠杆上表演花巧的体操,而且绝少失误。

  一种挑衅体制的诉求冥冥中催生出下贱的移情作用,当麦克墨菲被疯人院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大家忽然又成了它的亲密战友,称他为英雄,与他一同企盼起“自由”,勾划着一次完美的越狱。而事实上自己也是将他推向死亡的众人之一。

  我开始焦虑,当我把注意力集中于护士长的身上——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和专业主义者,原则至上,一丝不苟地做着任何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如果说麦克墨菲是我们内心某一部分的投影,护士长难道就不是我们内心另一部分的投影?在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候当我们拒绝深入和关怀一种完全陌生的生存状态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全然无意之中做了跟护士长一样的事情?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欲除之而后快的“坏人”、“神经病”、“无赖”、“奸小之徒”,其身份是否都那么可信?

  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被意识到,却无法弥补的问题。可是奥妙在于,这里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被唤起这种意识——当他们把自己假想成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是满足的,但是当你指出他们也可能是

  施害者的时候,他们却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谁都向往自由,但是若不能直视自己人性中的天然缺陷,你并不会因这种向往而变得高尚。

  以商业片而言,《飞越疯人院》表面上对疯人院制度的控诉,是大众所能理解与接受的,而剧情中的欢笑、愤怒等,更是可以吸引住观众至结尾就哲学片而言,它更是深刻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制度、公理、法规的缺陷。这种无法弥补的缺陷,也存在在每个人的性格中。究竟谁是疯子,是有缺陷的我们,还是想方设法来弥补这个缺陷的麦克墨菲们,亦或是无限放大缺陷的护士长们,这是一个被思考了无数遍却没有答案的问题。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