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火种观后感汇总(四篇)

时间:09-26编辑:佚名 观后感大全

【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 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集团党委分别于7月11日、12日两天,组织党员代表前往嘉定电影院,观看红色电影《大火种》,身为青年党员的我一同参与了观影学习。

  电影《大火种》根据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故事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却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我的书房里,保存着一本爷爷生前留下的1949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看着略带发黄有些破旧的封面,想到了小时候爷爷和我讲述的,他跟随共产党,从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的点点滴滴。在那样的年代里,像影片中这样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现在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结果。身为青年党员,我们需要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篇二】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临近七一,公司总部组织党员同志集体观看了电影《大火种》,观后让人无限感慨!感慨于水深火热的过去,感慨于美好生活的现在,感慨于要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未来。 影片真实再现了1926年发生在广饶县大王镇的一个故事。一名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在当时的境况下,劳苦大众把“能吃上馍馍、能吃上饺子”就定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如此朴实简单的愿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是如此的容易满足,但背后却又隐藏着深深的悲剧色彩,让人心隐隐作痛。然而,他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悲苦的年代坚持着这样朴实的信念与剥削阶级斗争着,即便被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他们仍然坚定不移,不管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还是不韵世事的小女孩......他们心里始终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影片中有一段在青岛海边的画面,一架飞机从天而过,那是最新或2022(历届)年的某一天,同样是在这个海边,1927年,革命者鲁真被残忍的杀害!强烈的今昔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鲜活、悲壮的生命画卷。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自由的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看过影片之后,深深的感觉到这种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不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看清每一组数据,做好每一件产品,想好每一件事情。兢兢业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真正做到在哪里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不仅要为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实现公司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如今的我们,饱含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这一切得益于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斗争,得益于公司的广阔发展平台。一天忙完,常常静下来问自己:今天的事情都做了没有?都做好了没有?是不是还有做的更好空间?不为超越别人,只为超越自己以求更好的前行。 面对未来,踏上“十三五”新的征程,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下来、传下去,为实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三】

  观摩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欣赏这建党95周年的献礼片。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故事。女主角刘雨心带着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警察局局长纠集一班人早已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一个个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保存下了这本珍贵的《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影片中,中国人民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令我感动。革命伉俪刘雨心和鲁真,为了培育“种子发芽”,甘当“泥土”,冒着极大的危险在农村根据地宣扬马克思主义,激起农民们的斗志和反抗意识,将革命精神深深地植入劳苦大众的心中,最后即使死,也绝无怨言。刘雨心,一介女流,尽管被押赴刑场行刑,她义无反顾,她死得刚强。鲁真,虽是一个配角,但子弹穿透他胸膛的一瞬间,深邃的眼神仰望苍穹,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未来,他死得其所。可以说,没有这样的人,中国的近代史不会这么得灿烂。就是这么一个个宁死不屈的铁汉子,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形象。

  走出影院,我似乎感觉这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老一辈的革命精神赋予了我动力。周围的老党员们观后也感慨颇深,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要用党的精神和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党章党规,以更加优良的作风、崭新的精神面貌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四】

  6月29日下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大火种》这部庆祝建党95周年的献礼影片。这部影片由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该片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在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有一本封皮残缺、纸张泛黄的小册子,这就是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由于排版和校对的疏忽,封面的书名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初版仅印了1000册,现在存世的极为罕见,已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看完该影片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走过的艰难道路,并对于在革命中牺牲的共产党人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艰难漫长的过程是革命的必经之路。1926年冬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指出,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他,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无数英烈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他们是革命的引领者,他们怀着崇高的信仰,不顾个人安危,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投身于革命之中。革命的最终胜利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坚定的信念和至死不渝的决心,是他们对党、对革命绝对忠诚的最好诠释。

  胜利终将属于革命。50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慨万千。鲜血没有白流,历史终将顺应民心。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的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12
【猜你喜欢】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