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xiu.com-爱上秀-教育信息门户网】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一
公元2010年7月17日的深夜。
打开为观影而关掉的日光灯,目光守着《楚门的世界》片尾曲,久久不愿离去。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震撼的电影了,《阿凡达》之后。
是的,真正的好电影必须是能给自己震撼的,或许触碰自己身上最为柔弱的地方,或许能够无形提升自己身上最为可贵的力量。《楚门的世界》做到了这两点。
下面是电影《楚门的世界》给我最为震撼的两个片段。
第一个片段是楚门决意离开小城时,在海上面对狂风大浪时对“敌人”的呐喊和对自己的鼓励。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所谓的狂风大浪是可以被控制的,他只坚定着要离开小城的决心,怀着再次追求施维亚的梦想。他说:“你还有什么法宝?你想阻挡我,只有杀我!晨早遇到一个醉水手,问你怎么办?”(Is that the best you can do? You’re gonna have to kill me! What shall we do with a drunken sailor early in the morning?”)
第二个片段是节目制作人劝说他留在小城时,他对镜头、对制作人、对全世界观众说:“假如再碰不到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并在用右手从齐肩处优雅地逆时针小绕半圈挥向左腰处的同时深深鞠躬,脸上仍然挂着那淳朴且让人感动的微笑,然后坚定地转身,迈向了外面的世界。电视的那头,施维亚噗哧一下,脸上挂满幸福。
未在国内上映的《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又名真人秀。楚门生活在一个叫桃源岛的小城,而实际上,桃源岛只是一座巨大的摄影棚。30年前,他被全世界电视观众见证出生,并被奥姆尼康电视制作公司收养,从而走上了被刻意铺就的巨星之路。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纪实性肥皂剧《楚门的世界》中的情节。然而,楚门对此并不知情。
影片从楚门的一天展开,他是桃源岛里的一家保险公司的经纪人。看上去,楚门似乎过着与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但是他工作与生活的周围,却有五千个摄像头在对着他(在影片后段设置的制作人与观众对话的环节,制作人克里斯托弗说小城里有五千个摄像头),每时每刻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他。甚至,他所深知或擦肩而过的所有人包括妻子和朋友都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或职业的,或群众的。庆幸的是,曾为《楚门的世界》忠实观众又是该节目群众演员的年轻姑娘施维亚同情且深爱着楚门,但她在给了楚门一些善意的暗示后,却被强行带离了制作片场。
虽然感觉到每个人似乎都很注意他,而且从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却都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效果,但这些都没有使这位天性淳朴的小伙子太过于在意。可节目在制作过程中还是遭遇不少意外,比如有些人想在这个真人秀节目里露脸,比如曾担任他父亲的演员在“死”了二十二年后再次露面,比如在他带着妻子驾车想离开小城时遇到的消防警能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群众演员总有不靠谱的时候),等等。连同回忆起施维亚的美好,让楚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渐渐地,楚门发现他工作的公司每一个人都在他出现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车在反复来往,更让他不敢相信的是,自称是医生并每天都去医院工作的妻子竟不是医生,因为他跟踪妻子去到医院时,发现他妻子面前手术床上的病人再健全不过。楚门开始怀疑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他妻子、朋友、父亲等所有的人都在骗他,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
痛定思痛,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逃出桃源岛这个令他噤若寒蝉的小城,去寻找属于自己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爱他的人。他一如既往地在上班经过的报刊亭买时尚杂志,只为收集那个类似于施维亚的头像,特别是那双美丽的眼睛,因为他要制作一张类似于施维亚的相片。同时,他却也暗中为逃走做着准备。然而,楚门却低估了集这个肥皂剧的制作人、导演和监制大权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的力量。克里斯托弗将一切都设计得近乎完美,近30年里牢牢地把楚门控制在海景的超现实世界之中。
经过几次从空中、从陆路逃脱的努力失败后,楚门决定从海上离开这座小城,然而当他最终战胜飓风大浪,迎来微风晴朗的时候,却一船撞到墙壁上,他绝望地发现面前的大海和天空竟然是巨大摄影棚的一部分。这时克里斯托弗在天上巨大的控制室里向楚门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告诉楚门说他如今已经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明星,他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果他愿留在海景就可继续明星生活。就在这时,楚门不为所动,绅士地告别,毅然走上了通向远方的自由之路,尽管他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外面的世界一如桃源岛上的人们那么“虚假”么?外面的世界仍然有着束缚着你前行的巨大控制力量么?我想,楚门有着充分的信心面对着这一切。
影片的构思很精妙,试问,有谁敢想象把一个小城放置在一个摄影棚里?有谁能想象自己的前三十年都与虚假为伴,并全部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眼皮底下(某些极度欢愉的场景除外)?安德鲁·尼科尔 (Andrew Niccol)做到了这一点(他还编过《千钧一发》、《幸福终点站》),并凭此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在影片制作方面,自楚门想从海上逃出桃源岛直至影片结束时所配置的音乐在增添影片的张力、幻美等方面都起到了恰如其分的好处,为影片增色不少,并深深地震撼着观影人。而分别饰演楚门、施维亚、克里斯托弗的金·凯瑞(Jim Carrey)、娜塔莎· 麦克艾霍恩 (Natascha )、埃德·哈里斯(Ed Harris)都有很好的表演,楚门淳朴而勇敢,施维亚美丽而善良,克里斯托弗理智而冷血。
从影片说开去,需要扪心自问的是,我们是否有着那么美好的爱情?对上那一眼,就能持续想念,并至少在心里决定坚守?同时,我们对于周围的一切,是否有着审慎的眼光,并保持该有的怀疑态度?而当你弄清所有束缚你前进的条条框框时,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冲破它?
需要关注的是,所谓外面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指向所有未知的领域,包括你的工作生活方式、为人处世原则、对己对他的认知等等。你有很多未尝滋味的新鲜吧?你一直苦恼于自己保守固执么?你对生活的世界有所抱怨?等等。
那么,请你勇敢地迈向外面的世界吧!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二
一部好电影会给人的感悟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引用网友的影评,写得很精彩-------“楚门的世界》令我想起另一部影片——《黑客帝国》。这二者在剧情设置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起初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主人公,被一个人或一种力量支配着——《楚门的世界》中的制片人,《黑客帝国》中的电脑。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西方社会中特有的宗教意识:上帝与人。
上帝创造世界,也创造了人。
上帝把人安置在他创造的世界中。
这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与影片中制片人与男主角的关系何其相似!
制片人眼中的楚门,不是一个turman,而是一个作品,他的最杰出的作品。
所以这个“作品”逃离在他看来是不能容忍的。他运用了各种手段,试图将楚门留在他为他营造的环境里——这几乎一度要了楚门的命。
一直到楚门克服重重困难站在了那道自由之门前,他仍然不愿意放弃。
然而对楚门而言,外面的世界远比身后的伊甸园吸引他。
所以他走得毅然,决然。
制片人摘下眼镜,一双有些失神的眼睛里,我看见了父性的光辉。
也许,那即是亚当与夏娃离去后,上帝的眼神。”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叹,但人生舞台上的演员──我们,是不是时刻都有一种演戏的自觉呢?还是在上帝的欺瞒和安排下,忘我地做着无意义的事呢?快乐,不足以使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们捐弃这个世界。上帝象那个天才的导演一样,掌握着很好的度,他知道该在何时给我们当头一棒,何时又给我们烧起暧暧的火炉,他使我们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为痛苦制造着剧情的波澜,也制造着收视率,希望则是赏给我们的出场费,使我们不至于中途罢演。
电影的末尾,楚门是觉悟了的,他正对着摄影机,真的向“上帝”罢演了。天才的导演恐慌了,他将失去观众,他竭力挽留楚门,告诉他离开了导演控制的世界是危险的,但楚门还是走出了那扇门,走向那个黑漆漆的末知世界,他说不管那个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顿悟”一说,并说人的本性自足圆满,是人世的尘埃覆盖了它,使它迷失。看来楚门是顿悟了,他要找回那个失去的自我,那个自足圆满、自由自在的本性,也许,这便意味着人生的否定。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三
《楚门的世界》是电影6频道的佳片有约节目的推荐影片,这部电影的试点非常独特和犀利,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楚门的孩子从出生到成年的30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桃源镇里,桃源镇里所有的一切景物都是道具,所有的人都是演员,包括他的父母和妻子,楚门被5000个摄影机24小时监视着,他是这个30年不间断直播的生活秀的主人公,全世界人都在观看他的生活,而只有他一人被蒙在鼓里。这个电视节目的导演克里斯多就像是楚门的制造者,他不仅营造了这个影棚,可以随意控制桃源镇里的日升日落、阴晴圆缺,他也认为自己控制了楚门的思考和生活,他认为他为楚门营造了一个没有欺诈和虚伪的完美世界,就像桃花源记里描绘的的桃花源一样,虚幻而完美。无可否认楚门生活得很快乐,但当蛛丝马迹向他显示自己仿佛生活在一个巨大的骗局中时,楚门勇敢的挑战了自己,他突破导演为他设置的千难万阻,披风破浪驾船抵达了摄影棚的边界,震惊中的楚门用力捶击着描绘着蓝天白云的坚硬穹窿外墙,经过一段阶梯,一扇代表着真实世界的门被楚门推开,外面是一个黑暗的洞口-----一边是虚伪的光明世界,另一边是真实的黑暗世界,….to be or not to be!楚门要做出选择,最终在所有人场外的欢呼声中,楚门决定走出摄影棚的大门,走向真实的生活。
在这部影片中,Peter Weir 制造了一个黑色幽默,他用讽刺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我们周围这个被媒体渗透了的世界,电影给人的暗示和联想足够多。首先让我想起中国改革开放前的闭关锁国状态,新闻媒体封锁来自国外的所谓负面信息,还记得那个时候很多家庭都在晚上偷偷用收音机调频短波收听已经被故意干扰过的美国之音。也让我想起现在仍然贫穷的北朝鲜继续对国民进行新闻封锁而达到愚民的目的,让大家生活在一个被所谓净化过的世界里。改革开放30年了来,我国的新闻报道媒体也在不断由封闭推向可能的自由,多年以来新闻媒体作为政府喉舌面临着这样的尴尬,虽然电视广播里天天都有新闻,但新闻往往不是以事件发生的及时性和重要性、严重性来决定,而是根据政府政策导向性需要进行报道筛选,往往报喜不报忧,营造出一片虚假繁荣安定的状态,政府不希望也不敢向普通老百姓展现太多黑暗和负面的新闻,在媒体的嘴里“老百姓”这个词意味着具有群体力量的市民阶层,这个阶层既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新闻舆论更多的时候主动充当了如《楚门的世界》中那个自以为高明的导演的角色,为了帮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而刻意遮掩现实的残酷并负面的真实进行粉饰,就像对电影里的“楚门”的态度。如今,网络时代到来终结了代表宏大叙事的新闻媒体的垄断,无处不在的网民作为自下而上的力量源源不断的面对并揭露真实,不仅为了揭示更为了真正维护底层老百姓自己的权利。在网络讯息手段的冲击下,新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被迫得到加强,在中国国力的不断加强下,新闻及时报道的真实性要求犹如压抑已久渴望随着今年5月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而爆发,白岩松一再说: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对我国新闻报道带来了一场革命,负面新闻的直播出乎意料的得到的正反馈多于负反馈,真实和残酷的负面新闻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的恐慌,更多的是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的援助灾区的力量。真实的东西永远是有力量的,了解真相,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权利。无论是贪婪、欺诈、虚伪,还是美好、善良和纯真 ,只有将真实的东西展示给老百姓,才是增强整个社会免疫力最有效的办法。
《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也很好的体现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在存在主义哲学大师马丁布伯那里,他曾经说:“人无它不可生存(世俗的物化生活),但仅靠它则生存者不复为人。”十分的体现了存在主义的目标所在。